作者 王茂美 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让其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主要载体便是社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区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由此,建设凝聚共识、睦邻互助、团结向上的社区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夯实文化自信的群众根基极其重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是涵养高素质文明社区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凝聚社区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要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细小处落实到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自觉。
社区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体现着多元与一体的“乡愁”共情。从本质上来说,社区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与一体的“乡愁”情怀的双向奔赴,不同社区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在社会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下,如果要实现每一个人的“家园归属”,具体可以依托的空间就是社区,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城镇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社区是国家最为重要的细胞,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可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提供丰沛源泉,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为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总纲总则,对社区文化起着引领的作用,如果社区文化缺少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有力支撑,社区文化发展便缺少了厚重依托。
社区成员的幸福生活追求与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体现着“身边的幸福”与“人民美好生活”之间的辩证统一。社区成员总是生活于具体的社区环境中,其民生状态即“身边的幸福”总是影响着社区成员的观念和行为。社区成员“身边的幸福”实现与否,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具体事项息息相关,民生为大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所在。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对全体中华民族的郑重承诺,社区是“身边的幸福”的直接实现场域,是通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桥梁。
社区睦邻互助与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体现着“远亲不如近邻”与“石榴籽大家庭”皆为“情理”相系的守望相助精神。社区互助在群众日常生活中似乎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在中华民族长久的共同生活中,既有实践中存在的形式多样的互助交往,更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中华文化思想精髓的升华,“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正是人民大众对日常社区互助精神的精辟概括。当下的社区文化建设,大力营造邻里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正是这一精神的时代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强调,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这从根基上强调了各族人民要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此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最终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真正做到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从社区生活中的“远亲不如近邻”,到中华民族的“石榴籽大家庭”,其中彰显的均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民族精神,那便是情理相系的合情合理、通情达理的守望相助精神。
社区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发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增强文化自信要从夯实群众文化根基做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在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社区文化成为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社区生活成为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丰厚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