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洪云波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李斌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实习员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食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对践行大食物观作出具体部署。立足云南农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准确把握并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对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意义。
深刻领悟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一是食物保障目标升级。从“吃饱吃好”向“吃好”“吃得营养健康”升级,从以保障粮食(“米袋子”)供给为主,到守好“米袋子”的同时,也保障“菜篮子”(即肉、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和“油瓶子”(植物油)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全覆盖。二是食物保障资源拓宽。从局部耕地资源向整体国土资源、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获取热量、蛋白资源。三是食物保障方式转型。从主要注重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向加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为基础的食物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增强食物安全综合保障能力转型。四是食物保障路径拓展。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向立足国内保重点、在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同时,统筹建立安全可控的多元国际农业供应链。
准确把握云南践行大食物观的特色优势。一是气候类型多样。云南有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热带型、温带型、寒带型等气候类型,有平坝、半山区、山区、岩溶、草原、河谷、高山等地形地貌,有红土、黄土等16个土壤类型。云南农业资源丰富、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类型,为践行大食物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生物资源丰富。云南有主要栽培植物500多种、占全国的80%,有记录的淡水鱼类629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种数的39.9%,居全国第一位。已知分布野生食用菌882种,占世界2000种食用菌的44.1%;全国药用生物资源12807种,云南6559种,占51.2%;共有竹39属282种,种类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三是生态基础良好。云南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资源的富集奠定了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和农业安全提供了重要条件。四是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凸显。云南的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烤烟、天然橡胶、野生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规模和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糖料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2位,其中,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9%,古树茶种质资源居世界第1位。2023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195万亩,鲜切花产量接近190亿枝,全国第一;云茶产量达53.4万吨,居全国第一。五是“绿色云品”美誉度不断提升。初步构建起高原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体化推介格局。普洱茶、保山小粒咖啡、文山三七、宣威火腿等10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成为驰名中外的名品。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数量、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居全国前列。“云品”“滇系”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扩大、认知度提高。
科学谋划云南践行大食物观的任务举措。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大食物观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机遇。一是立足资源优势,拓展农业生产边界,生产、消费两手发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挖掘土地和生物资源潜力,着力突破农业生产条件制约,积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坚持绿色有机发展方向,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全产业链农业绿色生产,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培育地标品牌,开发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构建“绿色云品矩阵”。二是强化政策集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聚焦补短板、强主体,发展设施农业。聚焦设施农业发展短板弱项,深入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倍增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统筹使用设施农业贷款贴息、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政策项目资金,支持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户新建和改造提升设施农业。三是统筹国内国际,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围绕“良田、良种、良法”,发展高效农业。扩大农业对内对外开放,围绕现代种业、农机装备、农业科技研发等重点领域,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RCEP、澜湄次区域合作等机制,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珠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以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区域合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推动育种创新;加强农技推广运用,探索良种良法配套、试验示范结合、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模式。四是创新融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共享农业。强化农业金融支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扩大对三产融合发展领域的信贷投放;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利用大数据摸排农户、企业信用情况,创新信用担保方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形成稳定可靠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更多增值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