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文史博览 >> 正文
【原创】鸿雁传书寄美意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7日 16:09:21  来源: 云南理论网

鸿雁传书寄美意

——古代“录取通知书”趣话

存于江苏省江海博物馆“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的捷报”。(资料图片)

  作者 郑学富 山东省枣庄市政协文史馆馆员

  刚刚结束了高考季,马上又要迎来入学季。在录取通知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各大院校可谓别出心裁,一些充满创意、构思巧妙的录取通知书,陆续送到考生手中。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一把以高性能钛合金为材质,运用3D打印、抛光铸造的“金”钥匙,寓意学子开启宇宙之门、未来之门;中国人民大学以立体函匣式设计,在通知书表面用烫金线描摹出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复旦大学则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潞绸织造技艺面料作为通知书封面,“复旦蓝”与非遗融合,尽显古籍装帧美学;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的“5G钢”录取通知书,以钢为纸,坚硬如铁,装在红盒子里,内部印有学校70余年的历史沿革,打开红盒子的瞬间,《北科华章》的旋律悠扬响起;电子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书盒封面是日晷机关,开启后,“成电银杏叶芯片”映入眼帘,芯片配合银杏流沙在周围流动,美轮美奂……这些创意新颖、构思巧妙的录取通知书,已然超越了“通知”的范畴,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元素与人文表达。

  其实在我国古代,“录取通知书”不仅选材考究、制作精美,尤其是录取通知书的送达形式十分隆重热烈,仪式感极强。很多学子获得录取通知后,心情激动万分,常赋诗表意。如唐人孟郊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千古名句;伊璠曾由衷感慨道:“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宋人杨亿也是扬眉吐气地吟诵:“起草已夸双笔健,登科更占一枝春”……

  古代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是“泥金帖子”。“泥金”手法是中国传统的高档装涂工艺,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唐代开始用泥金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如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中描述:“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 宋代诗人杨万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诗中:“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都提到泥金帖子。

  唐朝晚期还出现了“金花帖子”通知书,被视为“正式版”科举录取通知书,又称为“榜贴”。宋洪迈在《容斋续笔·金花帖子》中描述:“唐进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到了宋代仍然使用金花帖子,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有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於帖面,而谓之榜帖,当时称为金花帖子。”“黄花笺”是一种洒金粉的顶级用笺,用此来书写通知书,可见珍贵。宋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中也有这样的表述:“ 宋朝吴郡士登科者,始于龚识,其家居昆山黄姑,犹藏登第时金花榜帖,乃用涂金纸,阔三寸,长四寸许。”

  到了明清时期,录取通知书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称“喜报”。明人王世贞《觚不觚录》云:“诸生中乡荐,与举子中会试者,郡县则必送捷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送来的就是捷报。而刻板印制的科举通知书在清代开始出现。

  那么进士及第的通知书都写了哪些内容呢?一般把考官的姓名写在上面,然后再写具体内容。乡试中举的录取通知书则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乡贯、三代姓名。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中写到:“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1894年,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当时捷报上书:“贵府少大老爷张謇恭应殿试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钦点翰林院修撰。”同时写有“报录人王上林”。报录人即向考中者报喜讯的人,又称“报子”。在古代,通知书的派送形式十分隆重,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送达学子家中。报录人一般不少于3人,都骑上高头大马,高举彩旗、旌幌,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堪比结婚迎亲。《儒林外史》就描写过报榜的情景:“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栓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一般来说,对于有希望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的人家,揭榜前都会安排专人在门口等候喜报传来,可谓望眼欲穿,一旦看到报喜的队伍,即大呼小叫向主人报喜。报喜是个好差事,衙门里的公差争破头想干这差事,不仅能沾喜气,碰到大户人家还能分享一些“喜钱”。中榜者收到榜贴或喜报后,往往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让来访的客人进门便能看到,以此光耀门庭。

  如今交通便利,录取通知书大多由快递公司送至考生家中。然其所承载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从古至今依旧存在。十年寒窗,一朝上榜,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收到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一种肯定,更重要的是一次情感与文化的链接。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