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尧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云南地处祖国边陲,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璀璨的文化遗产,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风情与壮丽的自然风光,为云南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云南应依托文化底蕴,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发挥资源优势,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化为文旅深度融合“添砖加瓦”。一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云南历史悠久,从石器时代到唐宋南诏、大理国,历史文脉绵延不断。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的人类,元谋猿人遗址和猿人化石的发现将我国古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二是独特多彩的民族文化。主要包含节庆文化、贸易与市集文化、音乐文化等。云南各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傈僳族刀杆节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文化。比如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的市集贸易——三月街,通过市集开展贸易,进行文化、经济、人文交流。此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神话传说、音乐歌舞、风俗节祭、工艺饰品等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各有千秋。三是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云南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样,涵盖了湖泊、雪山、峡谷、湿地、梯田等多种类型,有闻名全国的泸沽湖、梅里雪山、虎跳峡、腾冲北海湿地、哈尼梯田等景观。综上,云南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云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有助于增加云南在旅游市场的辨识度与竞争力,提升旅游品质,使游客获得差异化体验,不断满足群众高品质旅游的需求。
文旅融合催生新业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了文化、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从而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同时,可以带动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娱乐产业等发展,形成产业联动效应,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良好的文旅发展态势将促进消费,拉动就业,推动特色手工业等其他产业发展,吸引更多资本进入云南市场,从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文旅融合发展也将打破地域界限,强化区域间联系与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协同共享。文旅融合发展也将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云南地方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保护意识,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文化赋能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一是利用数字博物馆线上展览、创建文化大数据平台等数字技术创新文化表达方式,科学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信息。如大理州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苍洱云”,集大理州旅游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旅游数据库、住宿业数字监管于一体,对旅客来源、景区客流情况、交通拥堵情况、投诉舆情等进行实时监测、统计分析及指挥调度,为旅游市场运行监测和服务调度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点。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题宣传,丰富配套文旅消费场景,鼓励各地同步开展线上线下特产展销、民族节庆、大型演艺、文创美食等特色活动;建设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等;在旅游景区推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演艺节目,丰富旅游体验感。三是加大力度培育文化传承人。通过建立文化传承人培训基地、建立师徒传承模式、举办文化活动等,为文化传承人的培育提供资金扶持和资源支持,出台相关奖励政策,鼓励年轻一代投身文化传承事业。四是完善顶层设计。规划以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乡村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空间布局;支持各地盘活存量土地用于旅游设施建设,鼓励城市转型退出的工业用地根据相关规划发展文旅产业,推出一批旅游休闲街区、金牌旅游村。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