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冉庚文 中共文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陈坤 文山市第七小学副校长
“左边一条山,右边一条山,一条川在两条山间转;川水喊着要到黄河去,这里碰壁转一转,那里碰壁弯一弯;它的方向永不改,不到黄河心不甘。”这是柯仲平长诗《边区自卫军》的开头。柯仲平被称为“狂飙诗人”,这不只是因为他20世纪20年代曾在上海参加过“狂飙社”,更因为他身上洋溢的火一般的革命情怀。
柯仲平原名柯维翰,现代著名革命诗人,被称为近现代“云南文化三杰”之一。
淬炼信仰谱写革命壮歌
柯仲平生于云南省广南县小南街,六岁入私塾启蒙。1916年考取省立第一中学,远离家乡赴昆明就读,在昆明求学期间接触到《新青年》等进步思想期刊,激发了他反抗救国的信念。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柯仲平积极组织和参与学生运动,开展游行示威、街头演讲、演话剧等爱国行动,成为昆明地区学生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0年,柯仲平与省立第一中学杨青田等21人秘密发起成立了云南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群众革命组织——大同社。同年2月10日,柯仲平创作的抒情诗《白马与宝剑》发表。1921年冬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柯仲平取道越南抵达北平。1924年考入北平政法大学法律系,但他始终未中断新诗歌的创作,大学期间创作了第一部长篇抒情诗《海夜歌声》。1925年,柯仲平结识鲁迅、郁达夫等,在鲁迅先生的鼓励和指导下,柯仲平诗歌的革命激情一浪高似一浪。
“征服了!征服了!战火烧!战火烧!战火熊熊烧。我的兄弟姐妹呵。战火烧!战火烧。我口渴得不得了,我要喝加料的白干酒与红葡萄,我要喝加料的白干酒与红葡萄!”这是1925年6月18日柯仲平在北京写成的短诗。1926年5月柯仲平受邀到上海,在郭沫若、郁达夫创办的《创造月刊》出版部工作。为了对广大青年进行革命教育,中共陕西团省委以学联名义举办一个暑期讲习会,重点开讲社会科学、文学两个专题。1927年5月初,柯仲平来到西安,在西安学联举办的暑期讲习会上进行演说《革命与艺术》,柯仲平独辟蹊径,他的演讲紧切生活、启迪人生,这是25岁的柯仲平对于革命艺术的生存宣誓。柯仲平也因此被誉为文艺生活化、民族化、大众化的“先驱”!
置身于革命时代的柯仲平配合着革命的浪潮以艺术的方式呐喊,解读着革命的行动——革命要解决怎样的问题啊?革命军的行动在回答着了!
“昨夜今朝雪,大地伏尸为新阳祭奠!”艺术要歌咏着革命,革命将催生着哺育着新生的艺术!“到了革命时代,就自然地要以集团,以民众比较多的人数做主人翁了。这是生活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斗争的要求。”柯仲平,第一次明确提出艺术大众化的观点。艺术大众化的思想于柯仲平来说,自1927年起或者更早一些时间,就牢牢地镌刻在他的胸间了,他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民的艺术事业。
以笔为枪,把大众和艺术相结合
1930年,柯仲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到1933年8年间,他曾先后3次被捕入狱。1935年柯仲平东渡日本留学,与云南籍留日同学组织“理践社”,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1937年,柯仲平秘密回国,辗转至延安后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接见,随后投身于火热的边区文化工作。1938年2月成立“战歌社”,柯仲平任社长,创作了两部描写工农斗争生活的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和《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得到毛泽东的称赞,由此推动了街头诗运动。中央机关理论刊物《解放》周刊四十一、四十二两期,破例连载了《边区自卫军》。
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柯仲平为第一任团长。期间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被毛泽东称赞为“既是大众性的,又是文艺性的,体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抗战期间,柯仲平带着《查路条》《十二把镰刀》《血泪仇》等新编现代戏走遍了边区23个县,行程数万里,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1960年元月,云南花灯剧团到西安演出,见到家乡人,柯仲平激动了,在座谈会上,柯仲平即兴作诗一首:“拍手拍得手掌破,欢笑笑得帽子落;端起滇池倒黄河,浪花滚滚在心窝!”
柯仲平的创作始终沿着诗歌民族化与大众化的道路前进,始终信仰党、跟随党,以狂飙般的热情拥抱着那个时代,以豪迈的歌声为那个时代呐喊助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柯仲平曾先后担任西北艺术学院院长、西北文联主席、西北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常委兼指导部部长等职。1964年因病去世,享年62岁。
《柯仲平文集》的“总序”中这样表述:“柯仲平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拥有饱满的革命激情、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爱党爱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贺敬之盛赞“柯仲平是诗歌、戏曲民族化、大众化的先驱者,是五四以来屈指可数的大诗人。”诗人朱子奇说:“柯仲平是一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诗人。这是光荣中的光荣,诗中的诗。”
为了纪念柯仲平这位为革命战斗一生、歌唱一生的著名诗人,位于广南县的柯仲平纪念馆于1994年4月建成,馆内陈列着大量翔实反映柯仲平生平事迹的图片、文字、实物资料及其著作。纪念馆于2009年成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