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 正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 塑造文明蒙自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7日 16:28:08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李梅 中共红河州委常委、蒙自市委书记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云南省蒙自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的生动实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农民精神面貌不断提升,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行为蔚然成风,不断推动乡风民风好起来、人居环境好起来、文化生活好起来。

  以思想引领凝心聚力。持续探索理论宣讲进农村的有效途径,打造百姓身边的宣传阵地,真正让百姓“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用得上”。蒙自市建设有122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年开展理论宣讲2400余场次,覆盖12.2万农村群众。例如,蒙自市新安所街道在40户农村先进模范党员家中,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家庭党校”。结合农村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受众需求,组建分众化宣讲队伍。例如,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组建“咪哆啋”志愿宣讲队,通过汉、苗双语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明白;蒙自市草坝镇组建了以农技专家、本地种植能手为主的“棚下田间”志愿服务队,以“流动课堂”的形式,把惠农政策、种植技术传到田间地头。创新宣讲方式,把党的理论转化为小故事、小话剧、小民谣。例如,蒙自市观澜街道永宁村结合当地的彝族花灯文化,把理论宣讲融入到花灯编排中,深受百姓喜爱。

  以文化振兴培根铸魂。深入挖掘村镇红色资源,通过红色故事引导农村群众了解红色文化。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已经成为云南红色新地标,打造了“鸣鹫红色樱桃园”等一批农村基层红色文化基地。激活乡村文化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乡村记忆馆等宣传文化阵地,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进万家等活动,让文化热在基层、暖在人心。坚持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鼓励创作属于百姓的文化,不断提升对家乡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举办了“喜迎二十大 爱在蒙自”原创歌曲征集大赛,征集到《小巷》《和外婆到街上逛一逛》等一批承载乡愁记忆、反映百姓生活变化、弘扬文明新风的优秀作品。

  以移风易俗弘扬新风。一是坚持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村镇创建有机融合、有效衔接,创建一批文明村镇、选树一批文明家庭、挖掘一批百姓身边的先进典型,引领乡村文明建设。二是坚持把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大擂台”的重要内容、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民生红利。构建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机制,凝聚起村小组、村民志愿者队伍、基层党员等各方力量,在村民小组、居民小区组织“板凳会”“小院座谈”倾听心声;组建党员突击队、“建设者之家”便民服务站,解决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三是农村群众在社会进步、生活变好的环境中改变了陈旧观念,从满足温饱向精神富足转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凝聚起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兴旺家乡的深厚感情。人人争当农村志愿者,主动参与到巡河、护林、卫生保洁等各项事业。四是探索建立“村村联盟”“政银联盟”“村企联盟”等新机制,创新“产技联动”“技能变现”“云上就业”等新模式,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五是通过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不断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例如,草坝镇富民村委会湾沟村以红白理事改革为抓手,选举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等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制定红事白事办理章程,积极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工作成效明显,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村。蒙自市水田乡以“了不起的我们”为主题,选树一批孝老爱亲、敬业奉献、乐于助人的“水田好人”,通过讲身边人身边事、讲平凡人的不平凡,引导当地村民向上向善。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