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田鹏颖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这一重要论述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并列起来,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守正创新的特殊理论地位和重要方法论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正是遵循守正创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新概括、新阐释、新发展,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方位。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作了新概括。《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马克思、恩格斯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两个大局”同步叠加、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场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上增加了“强国”和“政党”的两个重大时代课题。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能够继续发展,又要回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能够建成,还要回答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能够长期执政的时代课题;也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强国”“强党”方面的原创性贡献。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新阐释。《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概括为“十个明确”,囊括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原来“八个明确”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明确”,丰富发展为“十个明确”,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的内容。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两个明确”、在涵义上对原来“八个明确”具体条目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更新,而且还在逻辑安排上把“十个明确”的顺序作了进一步的调整,进一步抓住了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根本,从而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完整地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理念和原创性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发展、运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了原创性的创新,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新的时代高度,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思想来源作了新揭示。《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段重要论述全新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厚思想来源。其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和守正创新相贯通;其历史来源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吸取了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思想是从中华文明的历史中生长出来的;其实践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为“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丰富的理论来源、历史来源和实践来源,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些理论、思想、文化、经验的“集大成者”。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新界定。《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特别是使大国成为强国、使大党成为强党战略性指导意义,从而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不断奋进。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作了新判断。《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两个确立”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不仅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而且具有历史的决定性和深远性意义,因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有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必须有科学思想的正确指导。把习近平同志确立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根本在于领袖人物在推动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中同样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指导性的决定作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得到充分证明、人民性实践性得到充分贯彻、开放性时代性得到充分彰显。深刻展现了这一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的磅礴力量。
“两个确立”不可分割、互为整体,必须把“两个确立”在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中结合起来,转化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价值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新的赶考路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本文选自云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术专场)
(责任编辑 李雯)
2022年第2期《社会主义论坛》“日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