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2年 >> 第1期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8日 15:31:21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作者 李汶娟 中共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中华民族必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聚更加磅礴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深刻认识它生成发展的思想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进而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一重大论断贯通历史与现实、熔铸理论与实践,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的形成有其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经典阐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发展变化和内在根源的考察,与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是同时进行的,他们肯定民族差别,主张民族平等,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体现着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初创时期基本的价值观。列宁从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现实及帝国主义时期全球的殖民体系出发,对包括民族平等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政策作出了阐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斯大林以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为指导,从“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来界定民族,划清了和唯心主义民族观的界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理论特别是对民族共同体理论的阐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千年传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的涵养浸润之下,经过历朝历代“大一统”政治实践以及各民族的不断交往融合,形成了“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和合”文化基因,血缘、文化、共同记忆和亲密情感等成为中华民族的自在形态,领土、法制、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等成为中华民族的自觉形态。“和合”理念顺应了“天下大同”的社会发展趋势,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绵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对现代国家的治理和精神文化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和合”理念为铸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基础。

  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宝贵经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并在具体实践中积淀了宝贵经验。早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提出了支持各民族自由解放的历史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中,各个时期的主要领导人都将民族工作摆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战略地位,并相继通过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的实践不断深化了对民族工作的认识,丰富了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方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民族团结问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重大论断,在历史接力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有序开展。

  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使命诉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现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企盼,伴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愈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为了接续跑好复兴大业这场接力赛,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坚决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义

  历史主体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必然性。一是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是世界各国通行做法,不仅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如此。二是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也是国家建设成败与否的重要基础工程。三是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大一统”国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并进一步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各层面形成了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

  历史方位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56个民族的共同复兴。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同时复兴路上我们仍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和国内外复杂形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重要的人心基础,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各民族也才能从中华民族复兴中共享伟大荣光。

  历史环境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紧迫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新时代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乘风破浪,战胜一切困难险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从文化同根到文化相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血脉,是滋养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深厚源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包蕴万千,充分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之魂,是各民族文化之根。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但这个差异性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母体之下、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下的差异性。只有坚持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推动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碰撞、融合融会中相互促进、繁荣发展,才能确保中华文化主干的枝繁叶茂和各民族文化的绽放异彩。

  从精神同源到精神相依。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培育和积淀起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凸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价值,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包含着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鼓舞奋斗热情、凝聚民族合力、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从中华同梦到幸福相守。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抛头颅、洒热血,不断探索救国救民、复兴中国、振兴民族的道路。各种救亡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以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带领人民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中国国情,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探索实践和“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实现“强国梦”“复兴梦”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诉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各民族共同心声。必须将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族群众共建幸福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从地位同等到互鉴相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针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56个民族之间真正实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铸中国梦”。进入新时代,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趋势更加明显,跨区域双向流动更加频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和迁徙流动的社会条件成为时代要求。要以社区(村)为基础单元,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有序推进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深入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心灵相通、互学互鉴,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从文明同贯到文明相承。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六合同风,九州同贯”“天下大同”的理念,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线,并得以完整存留的文明。五千年文明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和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等工程,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引导各族干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营造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社会氛围。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牢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要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融入民族工作全过程,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常态化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边疆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坚持主流主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只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立主导、强主流,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社会共识、夯实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作用,才能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打造一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艺精品力作,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氛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支撑。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依法加强互联网涉民族类话题的管理,守住意识形态底线,防止民族工作问题演变成意识形态问题。坚持理论舆论联动、内宣外宣融通、网上网下一体,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主旋律。

  坚持共进共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只有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奠定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开关”,没有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源。要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样板,推进“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只有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形成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民族情感。大力倡导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新型文化阵地建设管理使用,常态长效开展“菜单化”“订单化”志愿服务项目,着力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生活空间。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使用问题整改,努力实现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化的相互促进,推动各民族、各地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坚持依法治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只有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保证民族工作行稳致远。健全完善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法规体系,坚持在法治轨道内管理民族事务,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边疆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网格化,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 沈 艳)  

2022年第1期《社会主义论坛》“专题调研”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