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宪伟 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云南要在新征程上奋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深入学习,一体贯彻落实。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努力将党代会描绘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客观总结了五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提出了未来五年要实现的“八个奋斗目标”,以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等一系列具体指标,描绘了云岭大地更加美好的光明前景,并从5个方面对今后五年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25条具体举措,强调云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要准确把握党代会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代会精神要求上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力量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努力将党代会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全力以赴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理性看待和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破解发展短板和制约因素
过去五年,云南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出新硕果、脱贫攻坚战夺取新胜利、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展现新面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保障改善民生和疫情防控有了新突破、民主法治和平安建设得到新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现新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焕发新气象。同时,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不足,制造业产业层次偏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较大,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还需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的基础尚不稳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任重道远;开放载体辐射力影响力不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用需要强化等问题。总之,“欠发达”仍然是云南省基本省情,与全国相比,云南省存在“三个30个百分点”和“五个10个百分点”的差距,即,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左右;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企业占市场主体总数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需要补齐的短板还很多,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需要我们积极有效应对,要破解交通制约、能源制约、能耗制约、债务制约等。同时要把握好面临的战略机遇、政策机遇、转型机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既充分认识发展优势,增强发展信心,又清醒看到短板不足,增强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始终保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势头,推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奋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加快推进产业强省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党代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有关精神,关键在于加快推进产业强省建设。要以有色金属等行业为重点,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计划,构建“头部企业+中小企业”生态圈,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抓数字经济机遇,促进文旅产业、大健康产业等多业态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并发展新业态,进一步开发拓展数字技术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场景,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全省上下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鲜明导向,服务人和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聚力打造开放意识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强、办事效率高的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效率型政府。
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党代会关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努力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等有关精神,当前最重要的是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云南省脱贫地区仍面临产业支撑能力较弱、群众增收较难、发展条件较差、公共服务水平较为落后等困难和挑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把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石,立足特色产业规模较小但“小而特”“小而好”“小而精”“小而美”的特点,建立健全“小产业”与“大市场”对接机制,培育打造一批高品质、高价格、高附加值的高端、特色、小众产品,将乡村特色产业培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争取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内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贯彻落实党代会关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有关精神,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成效更显著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以更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更实举措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更严要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争取在国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中,根据国土空间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健全与云南省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相匹配的财政、产业、投资、资源、环境、人口等差别化政策支持。深入贯彻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加快与长江流域相关省区市共同探索建立更广领域、更大范围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环境、生产良好生态产品的地区获得应有补偿,实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充分发挥云南省可再生能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蓄积量大以及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抓住机遇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以更高站位聚力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更大突破。贯彻落实党代会关于“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等有关精神,实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地位更凸显的奋斗目标,需要以更大力度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更大突破。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沿边开发开放重点地区为依托,整合现有的国家级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资源,推动实现各类开放平台的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软联通”及“陆水空网”四位一体的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打破各要素在国际循环体系间存在的制度和物理壁垒。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等地的务实合作,加快研究与上海、广东、重庆、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市构建内联外通区域协作体制机制,积极协调各区省市加强与南亚东南亚重点市场的对接,推动形成整体合力,助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以更大力度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以更大作为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除自身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外,也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支持。要加大向国家争取支持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对云南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民生领域等方面的倾斜政策支持;在央企、高校、科研院所入滇和东西部协作等方面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在口岸升级、海关、边防及投资便利化等方面赋予云南更大的地方事权,以及各类要素指标交换发达地区资金、企业、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性支持;在干部输入输出培养、人才引进、制度建设突破等方面的倾斜支持。以国家层面的综合性配套政策,为云南加快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提供强大外力支持。
(责任编辑 沈 艳)
2021年第12期《社会主义论坛》“深入学习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