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余晓慧 符 柳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在进行浴血奋战的革命、艰苦卓越的建设和大刀阔斧的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载体。红色文化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行动中产生的,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不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包括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南联大精神、长征精神等;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抗洪精神、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倡导红色文化,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红色文化产生于保家卫国、争取人民解放的伟大革命实践,“以人民为中心”是其主旨与主线,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红色文化的主旨,一是“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取向。红色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相信人民群众,才能在革命战争中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弘扬红色文化是对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地位的充分肯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意愿表达,最大限度激发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巨大潜力,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二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立志彻底改变人民群众的生存境遇,并为之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正是在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中铸就了红色文化真挚的为民情怀。红色文化的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高度一致的,通过红色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在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任和认同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红色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浴血奋战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铭记着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真实的人、真切的事,尽显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红色文化形成于推翻侵略压迫统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实践中,承载着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和凝聚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文化支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功能。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才使人民群众摆脱侵略和压迫,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红色文化赖以产生的革命实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适用性。红色文化产生于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探索救国救民的峥嵘岁月,其生成、发展的历史见证了国家命运的改变,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对于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认知与情感认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可与由衷支持,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肯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认同和应用。红色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生动的物质载体,既折射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又具有体验性和直观性,恰好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
打造扎西会议红色文化名片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了艰苦卓越、举世闻名的长征。
扎西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非常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也是对遵义会议精神的贯彻和落实。遵义会议结束后,中央红军渡过赤水,于1935年2月4日到达云南威信扎西,2月5日至9日先后在威信县水田寨花房子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在大河滩庄子上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在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统称“扎西会议”。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想解决但尚未解决的许多迫切问题。会议讨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分工,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周恩来、毛泽东负责军事。完成了党中央最高权力的交接,形成了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使遵义会议尚未解决的组织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扎西会议部署了全国苏区和红军的组织领导与战略方针,及时调整了遵义会议决定的北渡长江计划,确定在云贵川三省创建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实行精简缩编,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扎西会议在关键时刻统一了思想,消除了疑虑,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斗志。
如今的扎西会议纪念馆掩映在山林之间,气势恢宏,藏有红军留下的枪支弹药、医疗器械、文献资料、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300余件,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每年9月会组织开展“走红军路,穿红军衣,吃红军饭,唱红军歌”主题活动,用生动具体的形式重现历史。扎西会议纪念馆是红军长征的历史见证,对弘扬长征精神,传播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云南是红军长征的途经之地,是西南联大赓续文明之地,在这里留下了革命先辈深深的足迹,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扎西会议纪念馆、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西南联大旧址等,这些承载红色文化的革命圣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阵地。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我们要以此作为工作的指南,用好云南的红色文化资源,用具体的场景、真实的案例、感人的事迹让人们身临其境体验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深刻感悟到共产主义的信仰力量。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红色文化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多媒体在静态的实物展览基础上融入声、光、电、人物、场景模拟等高科技展示手段,还原当时的历史情景,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红色歌曲、红色旅游及反映革命精神的普及读物、影视作品等,更要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建设红色网站,广泛深入地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形成“燎原之势”,使马克思主义绽放出震撼人心的光彩。
(责任编辑 易 晖)
2021年第10期《社会主义论坛》“理论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