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肖 锐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参与全球治理和坚持多边主义的重要领域。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就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对外表态宣示:中国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决心及大国担当,亦为云南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擘画了宏伟蓝图。
深刻认识和把握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立足国际、国内和云南省三个视角,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正在推动这个大变局的加速演变。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这体现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有效推动和引领国际社会加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为世界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积极促进和实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从国内看,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今年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云南省看,当下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处于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时期。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为云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变“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提供了历史机遇。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的实施,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这一国家战略,充分凸显“美丽”新省情,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面绿色转型
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共云南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云南省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了新部署,要求“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我们在“全面”这一着力点上做足文章。“全面”是指要着眼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治理。一是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二是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全面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五是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分阶段统筹推进
实现碳达峰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实现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越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代价越小、效益越大。从目标实现时间节点来讲,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表明了两个阶段性任务,总体上需要分阶段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将“碳达峰”曲解为“攀高峰”,认为2030年前还可以无限制先排放,这一观点严重违背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阶段推进原理,将会对碳达峰碳中和产生巨大压力。从统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来讲,由于众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各地、各部门、各社会参与主体要遵循统筹协调、部门联动、上下结合、共同参与的原则,制定分地区分部门分领域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优先序,形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治理格局。
结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云南省具体实际,大体上可将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统筹推进:第一阶段是尽早达峰(2030年底前),重点任务是统筹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这一阶段主要是降低碳排放强度,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发展清洁能源,提供工业和居民能源使用效率,倡导和引导绿色消费。第二阶段是稳中有降(2030—2035年),这是实现“3060”目标承前启后的平台期,重点任务是实现二氧化碳稳中有降。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达峰成果,统筹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战略部署,持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第三阶段是加速减排(2035—2045年),重点任务是统筹实现碳排放快速降低。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之后的主要减排途径转为可再生能源为主,扩大水电、风电和光电等绿色发电规模;同时完成各产业减排改造,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形成节能减排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阶段是实现碳中和(2045—2060年),重点任务是统筹实现深度脱碳,高质量推进“减排增汇”,全面完成云南碳中和目标。此阶段应积极采用碳汇技术,主要以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和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等负排放技术为主,为发达地区实现碳中和贡献云南碳汇,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云南力量。
云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采取的措施
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云南省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抓紧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云南行动计划。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结合云南省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具体实际,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统筹协调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推进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指标在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中的权重,实行GEP和GDP“双轨制”,打破传统“唯GDP论”。
二是以生产方式、能源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切入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三张牌”战略,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为核心,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系统设计和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形成新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方式转变,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推动建立人与自然、生产与消费、物质与精神平衡协调的社会文明机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三是强化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夯实云南省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基础条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技术保障,云南省需要制定实施中长期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计划,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能力水平,平衡好稳增长与降能耗的关系;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筹建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强化技术创新和推广,推动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创新,抓紧部署绿色低碳技术中长期布局,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四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区域合作。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方团结合作应对。积极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与应对已成全球共识,云南省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程中要兼顾合作与竞争。云南省要以2021年举办COP15为契机,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与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争取与其他兄弟省份开展更多的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领域的区域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多双边对话机制和绿色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云南省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能力。
(责任编辑 易 晖)
2021年第9期《社会主义论坛》“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