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1年 >> 第8期 >> 正文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2日 09:19:11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作者 张瑞才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讲话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程、阐明了我们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贡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揭示了我们党形成的精神谱系,是一篇蕴含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纲领性文献,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出了九个方面的明确要求,其中第三个要求是“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准确领会讲话精神、及时宣传讲话精神、深入研究和阐释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自觉承担起学习、宣传、阐释、研究讲话精神的职责使命,自觉承担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其“理论密码”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把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在学习、研究的全过程,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清醒的理论自觉、科学的思维方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推动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需要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要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不断提升社科界宣传阐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为人类自身解放提供了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为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指南;是开放的理论,为解决时代课题提供科学指引。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用这种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云南要着力发挥好云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四大平台”的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不断提升社科界研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深刻阐释、深度解读,为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做出理论贡献;我们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要求,把握好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四个突出特点”“四个方面重点工作”,按照省委提出书写好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答卷、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思路,深入研究云南全面建设现代化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不断提升社科界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的能力。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奋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始终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时代呈现新气象、做出新作为,我们将坚持立足中国、植根云南,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充分挖掘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云南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为谱写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云南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这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一条重要经验。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要掌握群众,理论就必须彻底,所谓彻底就是说服人。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要为群众掌握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只有变成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信仰,才能实现其价值,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彰显思想的伟力。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

  社科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社科界的“桥梁”和“纽带”,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真正做到“真、情、实、意”,切实发挥好“联系各方、组织协调、整合资源、构筑平台、支持激励、推介成果、指导管理”作用,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界知识分子工作,努力把社科联建设成为“社科之家”。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要发挥整体效能,社科联要发挥“联”的优势,在“联系”中凝聚力量,在“联手”中拓展工作空间,在“联络”中增进感情,在“联合”中体现作为。

  (责任编辑 沈 艳)  

2021年第8期《社会主义论坛》“特别策划”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