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1年 >> 第3期 >> 正文
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7日 17:44:17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作者 王阳宇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维昌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同样也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业已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文件中明确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对此,需要从厘清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思路、功能价值、总结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遵循等方面深化理解认识。

  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范畴,既包括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层面的振兴,还囊括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人才队伍、民生保障以及生态文明的振兴,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认识,要从其战略阐发的逻辑起点、总体要求以及主要目标出发。

  解决新时代的“三农”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长期聚焦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三五”期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了一番多。事实证明,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但是,农业农村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三农”问题的完美解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64∶1。这与国际上通行的城乡收入之比基本控制在2.0∶1以内还存在一定差距。除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之外,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同城镇居民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为了进一步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症结,乡村振兴战略便应运而生。简单来说,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对长期以来我国“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再探索,是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上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再出发、再部署、再推进。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首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次,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让农业和农村获得持久不断的发展动力,同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好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最后,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毫无疑问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包含了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以及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一方面,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的情况下,依靠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的产业兴旺;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文化事业、基础设施、治理能力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最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的巨大发展,农民家庭收入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收入不断增加,从而逐渐消除农民与市民之间身份界限,最终实现农民的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征程中的原则遵循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与原则遵循,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想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不例外。首先,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省、市、县级党委要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县委书记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同时建立起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省、市、县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都要确定联系点。同时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训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其次,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成员单位出台重要涉农政策要征求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意见并进行备案。最后,要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有序开展乡镇、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在换届中同步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加强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坚决惩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战略规划。一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准则,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指导,依托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定化。二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三要紧密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家其他重大战略之间的联系,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部署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学习其他国家或地区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振兴道路。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方面,我们要严格按照“一号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科学把握乡村振兴的差异性和对不同发展路线的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中央顶层设计的重点是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方略,同时要允许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以及广大农民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以及现实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乡村振兴战略模式。另一方面,各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支持体系时,既要看到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根据各地不同的乡村振兴模式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保护以及文化传承等不同方面予以支持,从而保证政策支持与地方振兴战略模式的有效契合。最后,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具体实施之时,一定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选择合适的乡村振兴方向,探索合适的乡村振兴路径,设计合适自身的乡村振兴模式。

  (责任编辑 沈 艳)  

2021年第3期《社会主义论坛》“特别策划”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