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汇文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滇云理论汇 >> 理论汇文稿 >> 正文
【原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思想保证和价值指向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3日 10:56:45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刘化军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艰巨任务,之所以能够在新时代取得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内在同一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物质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武器”。一种理论再先进再科学,如果离开社会进步阶级把它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进行学习使用推广,如果不能把它运用到人民大众中、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话,它终究只是“解释世界”的“批判武器”,不可能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武器”。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实质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双向互动而产生的一个范畴,它包含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普遍与特殊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并进三个方面的内容。但不论是理论指导实践,还是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不论是普遍真理与特殊国情的结合,还是内容与形式的并进都不可能自然而然发生,也就是说,产生于西方通过隆隆炮声传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会天生就讲“中国话”,究竟是谁使其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发展和创新?答案当然不是某一个人,而只能是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到底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而如何使这种结合能够做到无缝衔接呢?前述可见,从主体方面来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结合,而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实现的无缝对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求是既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又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各方面内容的最关键要素。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并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都离不开实事求是。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旨归来看,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建立一个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构建真正的人类社会,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人民性的特质。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百年征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最为显著的特征。

  在百年伟大征程中,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学习研究,坚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才能持续实现中国化,不断开辟新境界。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