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向兴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生共同发展的地区,总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经验,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政治需要,也是云南4700多万各族儿女实现美好生活的战略需要,对推动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理论历史现实看“云南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特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考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可以更好地回答为什么要谈“云南实践”、为什么会有“云南实践”。
从个性共性差异性看“云南实践”。从全国看,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实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其他省份看,云南正在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实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自身看,云南民族兼具历史性、多元性、独特性,“云南实践”具有鲜明的个性。正是由于这种个性、差异性和共性的高度统一,才造就了鲜活感人的“云南实践”。
“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云南实践。云南各族人民在与全国人民共同奋斗,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涌现出一个个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模范代表、感人故事、传世歌曲。“一个大家庭”的云南实践。在云南,一个大家庭有多个民族随处可见。云南大理的郑家庄,被誉为“7个民族一个庄”,125户人家有藏族、汉族、傣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和彝族7个民族,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云南实践。目前,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都像独龙族一样实现了整族脱贫。“一个示范区建设”的云南实践。目前,云南共创建9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2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4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数量居全国前列。“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云南实践。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
从矛盾问题差距看“云南再实践”。进一步深化政治能力建设。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加快提升政治能力,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摆在云南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课题。进一步深化发展能力建设。云南正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换道超车”的艰巨任务,需切实提高发展能力。进一步深化治理能力建设。深化“云南实践”,需切实提高治理能力。进一步深化示范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对云南民族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增强示范能力是重点。进一步深化宣传能力建设。深化“云南实践”,增强宣传能力是关键。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加大先进典型人物、感人故事和优秀作品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和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