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1年 >> 第1期 >> 正文
把安全发展贯穿云南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1日 16:00:00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作者:钱 红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蒋 敏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这对今后云南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部署,是发展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安全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两面。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可用“六新”概况,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每一“新”都是以安全为前提,只有安全才能减少高质量发展的脆弱性,切实保障高质量发展。

  树立底线思维,深刻认识、防范化解影响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风险

  推进风险治理,把握主动权。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国内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面临许多风险与挑战,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从云南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看,云南在高质量发展中面临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共性与个性风险。存在的风险隐患有:大范围大规模暴发传染病、网络安全事件、意识形态安全,民族关系安全、宗教信仰安全;现代产业体系还有待建立与完善,由民生短板、社会治理弱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发经济安全风险、社会稳定和安全风险;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民收入还不高,传统自然灾害风险引发农业减产,农民返贫风险大。维护边境安全压力巨大。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有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是我国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省份,是建设环印度洋经济带的重要一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暴发更加剧了云南与周边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的压力。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目前面临的复杂严峻的局面。风险与安全是“同一硬币的两面”。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把危机情景设想足够复杂,做好最坏打算,朝最好方向努力。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控、风险沟通,成立专门机构运用标准化风险评估体系、科学的评估模型和信息技术对风险精准治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避免“刺激——反应”式被动管理。

  健全体制机制,防范化解风险。体制机制是实施安全战略的根本保障。我们应重视安全体系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统一领导、权威高效、权责一致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安委会、应急委、自然灾害委员会在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综合防范方面的优势作用。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隐患排查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跨区域跨境合作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响应、早处置风险。通过健全风险体制机制,推进风险治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风险治理失灵、失效问题,真正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系统观,加强全周期管理。云南高质量发展要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面临不稳定性加大、不确定性风险日益突出的当前,坚持系统观,统筹《国家安全法》中11类安全,关注系统性风险,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各个领域与方面防范风险与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包括事前的预防与应急准备、事发的监测与预警、事中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的恢复与重建,因此,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全过程、全周期管理,以防因突发事件危及公共安全。

  健全安全体系,筑牢安全屏障。近年来,我国安全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应对各类风险和安全事件能力不断提高,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我们在安全、社会治理方面仍有短板,须进一步健全安全体系,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安全制度体系,保障高质量发展。从云南情况看,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救援实战能力是弱项。安全基础设施、物资保障、信息化水平、装备技术支撑是短板、基层治理仍有安全漏洞,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有的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云南应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思考和把握安全战略问题,统筹好安全的五大要素,处理好五对关系。健全安全体系,包括:完善安全政策、法治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完善重要领域的安全体系,其包括经济安全体系、金融安全体系、意识形态及网络安全体系、边境安全体系、生物安全体系。并注意应急管理体系与安全体系的整合,将应急管理体系融入大安全战略中,实现人民安全、发展安全、国家安全高度统一。健全安全过程体系,包括:公民安全教育体系、预防控制体系、保障体系、责任体系等妥善应对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云南建设。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方面在原有“十大工程体系”的基础上,云南应持续加大投入,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把安全风险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健全统一高效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调拨体系,加大安全信息化支撑力度,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在基层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健全社会矛盾化解纠纷机制,加强基层应急工作,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通过健全安全体系,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增强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实做细做好。

  提高能力,发挥制度优势。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必须提高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青年干部应具备应急处突等7项能力。我们的核心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感知能力、风险治理能力。在风险社会中领导干部应有较强敏锐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第二,重大风险中的决策、指挥、协调、沟通能力。重大风险与突发事件应对往往涉及面广,需要多个部门、人员,党委、政府、社会力量整合资源,共同应对,必须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决策、指挥、协调、沟通能力,才能有序、有效、有力处置,落实“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第三,学习总结评估能力、恢复力。事后不能仅是问责或表彰而要客观、全面分析评估事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此作为社会秩序的恢复、安全制度重构的依据。另外,还要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加强国民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营造安全氛围,夯实安全的社会基础,增强全社会的安全韧性。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地方专业队伍为协同、以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工作新格局,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能力。

  (责任编辑 沈 艳)  

  2021年第1期《社会主义论坛》“理论辅导

责任编辑:王大林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