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镌刻这段壮阔历程
——脱贫攻坚路上的文学之光
光明日报记者 李笑萌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这两年,作家莫言常常回到家乡山东高密,亲眼见证乡亲们如何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一起用勤劳和智慧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老百姓不仅在物质上摆脱了贫困,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是从来没有过的丰富多彩。只要能够深入下去,这就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伟大事实。”莫言说。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从河北张北、贵州遵义、内蒙古赤峰、山东章丘、山西岢岚、陕西梁家河、江西赣州、河南兰考到雪域西藏、南疆大漠,在这场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脱贫攻坚战中,中国作家从未缺席,他们奔赴全国各地,用激动人心的、温暖的、有力的文字,为党和政府、为290多万扶贫干部与广大群众经年累月的奋斗历程,留下一份炽热而凝重的文学记录,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事件之一的中国减贫事业注入文学力量。
“这场牵动着万户千家情感的大战役,是时代赋予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的一个重要机遇。它所涉及的绝不仅仅是贫困乡村,这里有共通的社会情感,有千家万户的牵挂,作家把敏锐的目光投向这里,意义非凡。”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
决战脱贫攻坚的火热现场,是作家们最鲜活的创作源泉
“这里有泉水,就在这里停下吧。”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火热现场,有着中国作家们最鲜活的创作源泉。
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的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被贫困桎梏了千百年的无数个“十八洞村”自此蝶变,张开了奋进的翅膀。
生活是口井,找到井有水喝,作家李迪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19年11月,作为“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25位作家之一,李迪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十八洞村。在这里,百姓们红火的生活令他甘之如饴——他为村民们脱贫致富之艰辛几度落泪,更为他们走向小康欢欣鼓舞。
今年5月,李迪在病榻上口述完成了遗作《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中最后5个故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撑着他,发生在十八洞村、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变革激励着他,令他在离开人世前向人民奉献了一个作家最后的能量。”铁凝评价李迪是时代的记录者,是人民的歌者。
李迪走了,但讲故事的人前赴后继,他们未曾停过脚下的步子。
“从2019年9月起,中国作协和国务院扶贫办合作,策划开展了‘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作家奔赴全国重点扶贫地区,用文字镌刻了这段壮阔历程。”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介绍。
今年11月1日至21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2020中国一日·美好小康——中国作家在行动”活动中,50名作家先后分两批再次回到各自采写过的扶贫村,以撰文或全媒体直播的方式,讲述村庄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走向美好生活的故事。
“2020年,我们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中国人憧憬已久的幸福小康生活,在这样值得纪念的时刻,随作家走进故事,重温回味脱贫致富的历程,一定会引起不少人的兴趣和关注。”作家王蒙说。
河南兰考徐场村,公路两旁上千亩泡桐树分列挺立。作家郑彦英再次走进这个“中国民族乐器村”,耳边又传来村民徐雨顺家的悠悠古琴声。今年9月,徐雨顺的小儿子“因琴结缘”,娶了一位外村姑娘。郑彦英感叹:“人世间所有的美好总是环环相扣,当年焦裕禄带领村民种下泡桐,他一定没有想到,这片林子不仅在风沙中守护了徐场村,还带来了火红的古琴产业,如今又成就了这样一段姻缘。”
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的笤帚博物馆里,靠着绑笤帚脱贫的党桂梅两口子告诉作家艾平,今年的收入又多了一些,家里建了个大牛圈,院里还铺上了砖,再来家里采访不用踩得两脚泥了。
中国作家和新时代的中国农民共成长
“真正的艺术一定是让人感动的。”在创作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时,作家蒋巍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准则,那就是感动。
2019年9月到2020年6月,蒋巍辗转五省七地,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国家温度——2019—2020我的田野调查》。“40后”的蒋巍笑称自己是个不回家的人:每到一处,翻山越岭,眼前与台灯、电脑相伴,心中是广袤大地上一张张鲜活面孔,他们传递的温度就是国家的温度。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泪流满面,是蒋巍写作的常态。坐在“中国一日”活动设在贵州的演播室里,蒋巍说起这块扶贫主战场上的人们,仍然眼圈泛红。
“大山里的媳妇儿邓迎香,和乡亲们一起下定决心开山修路,历经13年在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凿出一条‘麻怀出路’,凿开了全村通往富裕的新希望。退伍老兵王明礼,他上山健步如飞,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断了两条腿的残疾军人,创办茶山安排乡亲和贫困战友就业,他的手机铃就是号角声,每天在大山中吹响。”因为他,蒋巍把自己的手机铃声也改为军号声。
这样的军号声令人振奋,也代表着新时代中国乡村里普通百姓身上的精气神。
在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彭夏英大姐的一句话让作家丁晓平印象深刻。彭夏英曾是村里最贫困的人,丈夫受伤、新房坍塌、自己摔伤……她家被识别成蓝卡贫困户。彭夏英不仅没有被连遭的厄运打倒,还在政府帮扶下,自力更生摆脱了贫困。2017年底,彭夏英主动向村里写申请,要求把救助让给“比我更需要的人”。
她说:“党和政府可以扶持我们,但不能抚养我们。”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心头一震,特别感动。在我们脱贫攻坚战场上,彭大姐就代表着新时代中国农民的形象。”神山村里,丁晓平欣喜地看到,在脱贫攻坚这场人类伟大的斗争中,父老乡亲不仅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从神山村回来,丁晓平沉淀了3个月,最终完成作品《神山印象:一个村庄的脱贫攻坚史》。
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不懂得中国农民,就不可能懂得中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就是一场塑造中国乡村新面貌的伟大实践。
“作家们走进村庄感慨很多,他们惊讶于现在农村变化之大,农村观念变化之深,包括农民的审美取向、精神状态、视野与格局,都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说,“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到火热的实践中去,才能创作出接地气、有生气的好作品。”他本人也自觉投身于脱贫攻坚战,写出产生广泛影响的长篇纪实文学《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
11月21日,丁晓平回到云雾缭绕的神山村,发现彭夏英房前的山坡又加固了一遍,村里的路又变宽了一些。他把自己的作品带给彭夏英。“哎?这是我们的老张在编竹篮啊。”彭大姐高兴地在书里翻到了乡里乡亲的生活。在神山村,“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在脱贫攻坚历程中,每位作家都是发光体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作家不仅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亲历者和参与者。
2015年3月,52岁的瑶族作家潘红日向河池市委报名到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寺门村担任扶贫工作队员。当年10月,潘红日被任命为寺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在寺门村,留守儿童上学是个难题。“不真正走进村里,就不可能真切感受到精准扶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潘红日说,“不少孩子辍学都是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经济压力大。让他们走进校园,就得先做好思想工作。”为此,潘红日跟大人小孩讲起了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
白天,走村入户摸底调查,建立扶贫档案;晚上,把了解到的情况整理成文字。两年里,潘红日采访了190多名干部群众,笔记多达37万字。他把驻村经历融入创作,今年,他的小说《驻村笔记》荣获了第十二届骏马奖。
这次“中国一日”活动中,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隆旺村罗仕林的个人简历,吸引了潘红日的目光。“从辍学务农,到去外省挖矿山受伤截肢,再到通过政府‘贷牛还牛’产业扶持建起百平方米的牛棚,罗仕林的经历就是在脱贫攻坚历程里个体生命的真相。”两年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经历,使潘红日练就了一双发现故事的慧眼。
近日,中国作协把包括《驻村笔记》《经山海》《海边春秋》《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在内的16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题材精品力作列入“纪录小康”主题创作推荐书单。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说:“值得欣喜的是,持续涌现的全面小康、脱贫攻坚题材创作成果,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不断提升,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样貌、越来越充沛的个性、越来越深邃的匠心。”这些作品在历史记叙的框架之外,丰富着人民的时代记忆。
在这段无比壮阔的图景中,中国作家不仅留下了笔墨,更奉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今年2月底,甘肃省临潭县7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正式实现整县脱贫摘帽。8月,这里还有了一个新称号——“中国文学之乡”。
临潭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历史、文化和自然等资源丰富。自20世纪90年代对口帮扶临潭县以来,中国作协的工作就在“文化润心,文学助力”的扶贫理念下展开。从90年代末派出的第一批扶贫工作者,到近几年连续选派的几任第一书记,临潭遇到了对的人,中国作协找准了精准扶贫的“穴位”。这片山川秀美、文化灿烂的土地生长出有诗意、有底蕴的文旅产业,成为临潭人走出贫乏困窘的法宝。
不仅如此,中国作协在临潭培育的文学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在《诗刊》上,不时能读到甘南诗人们的作品,在诗意盎然的字里行间,人们发现了诗歌里的临潭。如今,临潭的文学部落正在崛起,丁颜、黑小白、赵倩、梦忆、丁海龙等一批新生代作家成长为甘肃文坛的新鲜力量,不少本土作家的作品相继在《文艺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民族文学》上发表。这些人、这些作品,都是临潭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报告文学《拔河兮——临潭扶贫记》中,作家高凯写道:“在脱贫攻坚的文学世界里,每个作家都是发光体。像高原上的阳光,文学的光照时间是很长的。”
文学的光不仅照亮了临潭,更温暖着今日中国。
20世纪30年代,茅盾曾以上海文学社的名义在《大公报》上向全国征文,号召作家以1936年5月21日为主题,“发现一天之内的中国的全般现实面目,彰显这一天之内的中国全貌”,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社会剪影,让我们能穿越到战火燃烧的前夜,一窥当日中国人的日常。
在难忘的2020年,新时代的中国作家用脚步丈量神州,洞察时代,领悟生活——从吉林延边的日出,到新疆伊犁的日落;从柴米油盐的点滴改变,到乡里乡亲舒展的笑颜。他们向这个奔涌着力与美的时代交出一份崭新的答卷,未来的人们也将透过文字,触摸到不平凡的这一年。
(记者 李笑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