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正垠 中共云南省永德县委书记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论”在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与完善,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引领我们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云南省永德县资源丰富,分布着11万亩野生茶园,孕育24.19万亩大叶茶,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澳洲坚果之乡”“中国诃子之乡”,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芒果之乡”。全县有澳洲坚果56.85万亩,芒果5万亩,核桃108.94万亩,滇重楼、红花、白芨等重点优质中药材3.46万亩,野散生诃子31.3万亩,是全国最大、最完整、产量最高的野生诃子分布县。但永德却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资源优势没有实实在在地转变为经济优势。永德要想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用好“两山论”这把金钥匙,打开资源宝库,主动在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上下功夫。
基地规划集约化。永德正依据海拔、土壤、气候、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要素对全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并加大对群众的引导力度,致力于把烤烟、坚果、核桃、蔬菜等种植地块相对固定下来,提高引导的统一性、针对性、经济性和实用性,逐渐改变传统种植散、乱、小的现状,形成核心种植区。
种植管理规范化。目前,永德已打造300多万亩产业基地,涵盖了不同种类。对这些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需要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来研究。针对蔬菜类短周期经济作物,要深入实施“双社三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规范种植,由龙头企业在种植管理、技术推广服务、农产品收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针对坚果、核桃等长周期经济作物,通过提质增效的方式提高效益;针对全县坚果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主动对市场上价格最好、品质最好的坚果品种进行培育,嫁接到尚未投产的坚果树,以此进行坚果提质、改良。
生产加工标准化。传统粗放的销售模式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自身农产品质量好就不愁销路,没有主动研究市场、引入具有资质的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很多农特产品因不符合国家标准,进不了大市场;或者只是单一的低价售卖原材料,产品的附加值低,助农增收效果不明显。永德将以扶贫产业园为示范引领,树立标杆,在全县推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县内企业的培训,引导树立“有标持标、无标制标”的标准化生产意识。
销售经营规模化。永德立足十大优势产业,制定《永德县重点特色产业三年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模化,打造区域品牌。如永康小软米,通过组建水稻专业合作社,统一选苗、育秧、机插、收割、销售,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再如茶叶产业,通过采取“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统一使用“永德熟茶”公用品牌标识,致力于把永德建设成为全国熟茶之乡。
招商引资高端化。以永德特色工业园区扶贫产业园及扶贫车间为平台,立足坚果、核桃、茶叶等现有产业,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原料加工转化率高、质量控制能力强、市场认可度好的龙头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做精永德品牌;同时,针对坚果、茶叶等特色产业,积极与高等院校、产业研究所等高新技术机构对接、寻求合作,探求通过在永德设置专家站等方式,加大对育苗、管理、产品研制等科技扶持力度,提高永德农特产品竞争力。
营商服务人性化。通过强化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政策法规宣传解读,主动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经常性听取民营企业反映和诉求,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主动做好民营企业帮扶解困工作,有效减轻企业负担;紧紧围绕“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要求,主动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稳步推进“一网通”“一次跑”“一直帮”,持续抓好营商环境改革工作。
(责任编辑 余国鹏)
2020年第11期《社会主义论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