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0年 >> 第11期 >> 正文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0日 14:51:00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作者:李 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走进千家万户、指导实践,是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论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要弘扬艾思奇“忠诚战士”精神。学习他坚强的党性和为党为人民做学问的情怀,学习他为现实服务的态度和勇于斗争的精神,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干在实处;要继承发扬党校优良传统,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走在前列,更多更好开发优质网络课程,打造引领大众、引导舆论的新阵地,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要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人才队伍建设,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容体系,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话语转换,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培养了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姓“马”信“马”,自然须承担起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大众化的神圣使命。

  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入,依靠广大群众。理论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逻辑是理论的,广大群众只有从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入、印证、强化中,才能真正接受、理解、信服、遵循理论。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不过时、有活力。实现大众化,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依靠人民的理论,也是依靠人民而永续战斗力的根源。

  要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适应理论创新的发展。要在不断创新中重点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学习宣传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载体平台创新、方式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普遍性,但从不排斥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所面对的各个国家皆是具体的,或者是“本土”的。所谓“本土”,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情、一个省的省情、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就在于它能够与各种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本土化大众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聚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年第11期《社会主义论坛》“导言”

责任编辑:王大林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