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目前我们在国际新闻传播方面的力量较弱,中国声音难以有效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缺乏高质量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国际传播亟需培养更多人才
进入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各国都经受着经济衰退、失业率高等问题的挑战,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间发生了激烈冲突。疫情加剧了国际局势的转变,也改变了国际传播的环境。目前,国际舆论主导权依然由西方主流媒体把控。解决这一困境,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有一批熟悉国际舆论环境并具备国际传播能力的人才,让世界全面认识中国。
意见与建议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十分重要。中国故事能不能讲好,中国声音能不能传播好,关键要看受众是否愿意听、听得懂,能否与我们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更多共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为我们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原因之一是缺少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体系,在培养方式、培养水平、培养模式上没有形成较为科学、规范的体系。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我们国际新闻传播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新闻传播者的先决条件。国际新闻传播从业者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海外信息,需要从事国际传播的记者编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通过实践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具有过硬的业务技能。要具备优秀的外语能力,以英语为主的多语种的语言能力,不能只是简单地会说会写会翻,而是指能够胜任外语类新闻稿件的采、写、编、评、译,同时还需具备外语思维,能从复杂的外舆环境中了解本质的特征,并能迅速回应和应对国际舆情;要了解对象国的媒体发展情况和当地舆情环境,掌握西方媒体在对象国的动态;要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国际关系、内部党派等充分了解,才能应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掌握国际动向、研判形势走向,称职的国际传播业者应该成为半个全球关系学的专家。
不断加强学习适应传播形态。对全球传播态势、规律进行定期专业培训。针对国际传播生态环境的变化及人才培养中的问题,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新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中国高校传媒类学科的知识体系建设,增加国际传播形势、现代国际新闻传播教程,以及针对海外主要涉华舆情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培养新闻业者“一专多能”,使其成为专业能力突出并在某一领域独具优势的“新闻+”人才。
加强现有从业队伍的传播力。提高选题策划能力,主导舆论,要以我为主讲,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结合国外受众的思维和阅读习惯,精心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提高运用载体的水平,要丰富多彩地讲,综合运用各种对外传播载体,尤其要多生产制作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多语化的国际传播产品,选准时机、选对载体,提高对外传播的“时度效”水平。提高传播粘合度,要借他人之口,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加强与国际或地区性知名主流媒体、智库和出版机构的合作,注重海外落地和海外影响,提高对外传播效果。
(责任编辑 李建宏)
作者 朱东然 云南日报国际传播交流中心
2020年第9期《社会主义论坛》“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