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0年 >> 第9期 >> 正文
聚焦重点 健全机制 推动云南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9日 16:52:00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近年来,为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两型三化”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推动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推进“数字云南”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省级财政通过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资金、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打造“绿色食品牌”专项资金、资本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等,从农业、工业、科技、商贸、金融等领域,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财政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省级财政近几年每年直接投入产业发展的资金达40亿至50亿元,主要包括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培育、化解过剩产能、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中医药发展、旅游文化和体育养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方面的资金,较好地支持和推动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方面的资金在支持方式上,主要有无偿补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以奖代补、股权投资等方式。

  支持工业经济发展。2015至2019年,省级财政共计投入112亿元,通过贷款贴息、无偿补助、以奖代补、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工业园区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带动,2019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301亿元,突破5000亿大关。

  支持科技研发。2015至2019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累计投入262.28亿元,年均增长4.77%。其中,围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数字云南”等领域,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发展研发项目,推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支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2018年设立打造“绿色食品牌”专项资金,2018年、2019年每年安排10亿元资金,重点围绕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咖啡、肉牛等八大产业,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挥引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动能。

  支持旅游业发展。2015至2019年,省级安排旅游发展资金38.4亿元,支持旅游业提质增效,并积极支持“互联网+旅游”,培育旅游新业态。

  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案,对新能源汽车重点建设项目、开发车型进行资金补助,2016至2019年共计安排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方面的资金7.44亿元,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云南省推广应用和生产项目建成投产。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支持合作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和技术改造类项目贷款,合作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发放贷款后出现的不良贷款,按比例给予代偿。综合运用业务奖励、费用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推进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对执行优惠担保费率的融资担保机构给予保费补助、风险补偿,引导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增信分险,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直接融资成本。

  财政支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各部门在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资本人才技术缺乏等原因,产业结构不优、空间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与之相应带来财政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财政资金“碎片化”现象较为明显。各专项资金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从不同的切入点对产业给予支持,导致使用分散,难以围绕“产业链”形成合力。

  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延伸产业链、迈向产业链高端,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等产业发展的薄弱领域,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还相对不足。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属性特点创新支持方式不够,直接的、无偿的补助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支持方式。

  财政政策落实及税收优惠的普惠性机制仍需健全。虽然近年来省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并要求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打造“绿色食品牌”、外贸发展等产业发展类财政专项资金,每年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的比例不得低于50%,但从扶持结果来看,很多民营和中小企业由于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等原因,仍较难获得补助,并难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

  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单一。云南省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偏低,运用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能力不足,融资担保体系的整体效能不高,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仍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

  财政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急剧变化的形势下,财政部门要在准确把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性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重点培育的万亿级、千亿级产业,着力破除支持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健全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有效路径。

  突出财政资金支持重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杠杆作用,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着力支持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多层次人才队伍、质量和品牌建设等,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在发展重点产业方面,通过政府投资适度引导,稳定产业发展预期,补齐行业短板,加快实体企业发展。

  统筹整合财政资金。进一步梳理支持产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对于属“小、散、乱、差、慢”和效用不明显、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够有效调节的财政专项资金,应逐步取消或与其他专项资金整合。加强财政支持产业专项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特别是对产业链较长的先进制造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产业,推进产业内部、产业间相关资金整合,实现支持重点产业的财政资金从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部署项目,形成链条式、系统性管理机制。

  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围绕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优化支出结构,统筹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根据产业领域及项目竞争性,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科学厘清各种资金投入方式的适用范围,综合运用设立产业基金、以奖代补、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市场化因子,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放大财政资金投入效应,把相关资源聚集到主导产业和政府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

  加大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民营和中小企业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也最为严重。应探索对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分类培育,从“强链”“补链”“畅链”“护链”方面着手,支持上下游联合攻关,提升中小企业核心配套能力;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等的梯度培育,支持其做大做强;支持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加强财政金融联动,综合运用保费补贴、风险补偿、上市培育等政策,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加快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研究设立云南省重点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撬动金融资源服务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 王大林) 

  作者  赵晓静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2020年第9期《社会主义论坛》“特别策划”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