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约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独家约稿 >> 正文
【原创】切实加大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30日 09:45:05  来源: 云南理论网

切实加大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助推“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新格局

  作者:杨泠泠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云南,素以“七彩云南,旅游天堂”著称。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省旅游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也是云南文旅创新的目标和战略课题。云南在以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前提下,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建立了旅游与文化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民族旅游业蓬勃兴旺,进一步加快推进以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为重点,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人文为特色的旅游开发与建设项目,使云南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大大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旅游大省建设。

  一、云南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以其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立体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云南神奇丰富的自然资源。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少数民族,孕育了多民族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云南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云南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典型的立体气候,从而,使云南独具丰富多样、独特的自然景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自然保护区已达168个,风景名胜区65个(国家级12个、省级53个),森林公园48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世界文化遗产5个。以及众多的高原湖泊、高山峡谷、雪山冰川、热带雨林,构成了类型齐全、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的自然奇观。

  (二)云南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众所周知,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共有26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处西南边疆,交通不便,直到上世纪中叶,各民族仍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的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有的处于奴隶社会末期,还有的保留了浓厚的原始社会遗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谐相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传承了各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宗教、习俗、科技、建筑,构成了云南“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

  (三)云南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云南是生物繁衍地、人类发源地、多元文化交汇地。有距今5.7亿年前的澄江古生物化石群,距今1.3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动物群,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和500万年前的元谋古猿化石,特别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的发现,使云南成为世界瞩目的探索生命演化和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云南先民建立了以滇池为中心的古滇王国,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风格、精湛的铸造工艺令人赞叹。其中以牛虎铜案为代表的青铜文物,是我国青铜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文物珍品。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留下了最具代表性的大理三塔佛教建筑和石钟山石窟石刻艺术珍品,是云南文化艺术瑰宝。

  至2020年4月30日,统计显示:

  云南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共计14704项(其中一般性不可移动文物9679项)。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064项,居全国第10位(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1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2项,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97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64项)。

  云南省拥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区90个,在全国排名第10位(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会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9个,省级历史文化镇18个,省级历史文化村2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5个)。全国共公布了五批传统村落6819个,云南有708个,居全国第二位。

  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19年,云南的全国遗产总数55项,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文化遗产37项、景观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0项、自然遗产14项),拥有世界遗产5项(其中自然遗产3项、文化遗产3项)。

  全省各地分布着历史遗迹、纪念建筑、文化遗址、古建筑、雕刻、绘画、书法艺术、古墓葬、石窟造像、碑刻题记等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犹如一部宏大的实物史书,在云岭大地熠熠生辉。

  (四)云南拥有优秀的革命传统资源。云南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有杜文秀起义、马嘉理事件、辛亥腾越起义、昆明重九起义、护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长征过云南、抗日救亡民主运动、“一二.一”运动、云南地下党斗争等,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和遗物 。近现代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人文经典。当代人民公仆杨善洲、高德荣等光荣事迹。

  二、云南文化遗产在旅游文化中的价值

  云南是人类起源和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与自然遗产一样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涵盖了澄江化石地、喀斯特之石林、三江并流、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5大文化遗产,包含有青铜文化、南诏大理文化、东巴文化、藏文化、腾越文化、毕摩文化、梯田文化、贝叶文化等,以及26个民族的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形态多种多样,地域性强,特色鲜明,是云南旅游文化的重要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为全力推进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大繁荣大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云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创造的历史遗存,是人类社会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这种文化现象,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师基认为:“是物质和社会层面隐藏着的一种精神”。它具有多样性、真实性、民族性、原生性,是民族精华,传统之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文化的软实力”。“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冈石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云南大力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新格局,民族文化遗产始终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大大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利用。它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活动,它包括政治、文化、宗教、商业等诸多方面,涉及多个经济文化领域,与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将大大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保护继承好文化遗产,才能维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继承创新问题的理念,阐述了文化遗产继承与创新、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根本遵循。

  针对旅游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的现象,早在1999年,曾在昆明举办过“人类学关于旅游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特别就云南旅游开发项目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主张开发,有的主张保护,纷纷发表观点。最终强调的还是要全面认识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还是应该积极采取以保护为主与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管理。

  云南省一贯高度重视积极申报世界遗产,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张文化的发展,应该是传承的发展,在融合中发展。适度的开发与合理的保护,才能使旅游经济和文化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首要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要坚定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防止建设性破坏。二要建立更加严格的保护政策,探索科学的保护方法。三要坚持摸清家底,加强信息公开。四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刚性保护措施。五要创新体制机制,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提升保护层级。六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建设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七要充分认知文化遗产类型、范围,进行科学保护。八要按照整体性、系统性、全方位,符合国情的思路和要求保护。九要健全安防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十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王大林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