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文化环境和特殊的边防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与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必需重视和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
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关键在于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党的十八大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但也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未能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自觉性,辖区内意识形态工作出现淡化、弱化、虚化的现象。夯实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一是须落实边疆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抓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防范化解民族地区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应对内容;二是强化边疆民族地区党委宣传部门带头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管责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做好舆论阵地、宣传文化平台的管理工作,还要和其他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意识形态工作合力;三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引导,领导和管理好网络新媒体和民族宗教工作。
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意识形态工作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发展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曾经一段时间,境内外敌对势力常将贫富差距和一些细微普通的社会问题引申到民族问题上,侵蚀边疆民族地区民众的思想,消解“五个认同”的理论阐释力。为此,边疆民族地区必须加大气力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物质基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由于历史原因,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交通不便、电视信号弱、手机信号弱等。近几年,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各地下大力解决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和手机信号等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下一步,要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在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同时,更加全面、及时、准确理解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措施。因此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抓住边疆开放发展各项政策机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帮助边疆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开展技术培训,增强广大边民“四个自信”与“五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