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和要求,为人事制度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记录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惩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由于社会治理以及事业单位管理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与方式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中有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相当一部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部分领导也认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到收集好、保存好,只要能应对外调和查询就可以了。这些主观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长期处于管理主体被动、管理设施陈旧、管理方法落后,以及管理程序不规范的状态,使得人事档案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需要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事档案资料作为人事工作变动的第一手资料其重要性更加凸显。但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对相关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投入不足,加之业务能力不强等多方面原因,已经很难满足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
收集档案材料缺乏客观和完整性。一份高质量的人事档案不仅包括一个人的基本档案,也应该涵盖个人的业绩档案、能力档案、信用档案等。只有做到对个人资料的全面记录和收集,对个人档案进行严格审查和甄别,才能发挥人事档案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让人事档案真正客观真实地记录。目前,个别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收集归纳不全不具体,甚至被动敷衍等不良现象。尤其是对个人在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客观真实的记录,存在“存喜不存忧”的现象。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缺乏严格认真的监督与审查,导致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片面,缺乏客观和完整性。不能根据人事档案客观地去评价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
人事档案的社会价值很难体现。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档案管理人员观念陈旧老化,再加上人事档案质量低下,直接导致在人事决策过程中人事档案没有真正发挥出它的参考价值。在一些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中,不太看重人事档案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有时即便是使用,用的范围也有限,大多都只限于对个人基本档案的使用。对人事档案的使用方式也很被动,这样被动服务的工作状态使人事档案的功能和社会价值弱化。
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途径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到常规工作日程。必要时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管理机制,定期对管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检查和指导督促。及时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让人事档案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
完善措施,确保安全。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对档案管理的资金和精力投入,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设备,及时更新档案管理软件。加强档案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档案室要做到坚固,消除安全隐患。对防火、防潮、防光、防高温等设备要定期检查。档案柜及相关用品用具要具备安全、防盗、防虫蛀等条件。空调、除湿、灭火、灭鼠等器材要齐全。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做到责任到人,监管到位。尽可能创造条件将档案室、阅档室和管档人员的办公室分离。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做到准确、及时地传输人事档案信息,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程度。研发与引进科学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以适应当今社会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提高管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让人事档案保管变得更为安全和可靠。
(责任编辑 李建宏)
作者 唐艺嘉 云南省昆明市工人文化宫
原载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5期“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