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既需要信心干劲,更需要科学方法。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敬终如始、善作善成,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顾当前脱贫,又顾长远发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机遇和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牵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农村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让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是民生发展目标,又是经济发展目标。脱贫的本质是发展,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要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既立足当前,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又着眼长远,打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着眼长远发展,进一步加大抓产业培育、就业巩固稳定的力度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切实打牢产业发展基础。要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产业发展为推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提高贫困群众技能水平、就业能力的同时,着力补齐农村教育、卫生、养老服务以及人居环境短板,完善全面脱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要强化应对举措,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用好金融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持续发展。
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减贫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长期任务。脱贫的过程,是补齐短板、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过程。要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情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特别是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做出长远安排,更加突出农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建设,更多地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去思考探索。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撤,防止因发展心切而违背规律、急躁冒进,为脱贫攻坚营造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抓整体推进,又抓精准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必须坚决完成。”当前尽管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巨大,要清醒认识各省(区、市)的脱贫攻坚进程和质量事关全国脱贫攻坚大局,必须协调推进。
抓住重点带动全面,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的是多领域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实现全面脱贫,必须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政策措施上,坚定不移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落细,既要有覆盖面广、普遍适用的顶层设计,又要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分类指导;既要整体推进金融、救助、产业等各方面扶贫,又要结合实际,进行有所侧重的定向支持。在对象范围上,既要抓好整乡推进、整村推进,又要帮助贫困群众个体实现真正脱贫;既要抓好一般贫困群众的扶持,又要注重做好特困村、特困户的帮扶,解决深度贫困。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工作难度大的乡村,按照“五个一批”的办法,强化分类施策、挂牌督战,着力攻克最后的堡垒。在成果巩固上,既要全面排查、查漏补缺,深入开展“户户清”“村村清”“县县清”行动,确保干干净净扫尾清零,严格考核验收,确保脱贫成果真实,经得起国家普查验收,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又要精准施策、具体分析,特别是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做好就业扶贫等各项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在项目资金上,既要抓好贫困群众普遍获益的规模项目,促进持续增收,又要注重特色发展并举,培育和打造适宜当地特色的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的收入来源。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确保专项资金、贴息贷款、种植养殖补贴等投入到重点项目和重点对象上,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子落而满盘活。从工作实践来看,精准扶贫对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为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奠定了良好基础。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统筹谋划好金融支持、社会救助、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在协同互动中形成全面推进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要聚焦问题,找准成因,精准发力,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驻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