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湖清,云南兴,实施九湖保护工程是“双十”重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九湖保护是云南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项目,与其他“双十”工程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明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是全省人口聚居最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中心区域,承担着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九湖保护治理的科学指南,为“双十”重大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立足“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强化对九湖保护治理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7月,云南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目标,这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践行“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动担当和作为,绘就了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最美蓝图。“山峦叠翠,江河纵横,四季飞花,湖光山色”是云南提出“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底气,立足于“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所包含的“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的具体内涵,九湖保护工程要对号入座,提升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政治站位,在云南全面“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整体建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作好“山水美”的文章。坚决打好加强湖泊流域空间管控、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修复等的环境保护治理攻坚战;聚焦水清、岸绿、景美,打造以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为重点建设的一批最美湖泊,为“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擦亮九颗“高原明珠”。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施九湖保护治理工程整体规划。云南针对长期以来随着九大高原湖泊流域人口的增加、城镇化的扩大提速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不堪负重,湖泊生态功能渐渐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愈突出,而现有人口、经济和自然资源的空间规划不科学不完善,存在空间重叠、布局不协调,缺乏相应的管控制度等问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强九湖保护,从宏观层面、以战略性和指导性的眼光来整体谋划九湖流域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针对每个湖泊周边生态系统状况、人口密度、经济产业要素等,通盘考虑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人口分布、城乡发展建设、产业结构和布局、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作出全面、具体、细致的整体空间规划,编制九湖流域控制性环境总体规划。制定各生态区域的环境准入标准,划定九湖流域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底线,合理布局,划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在大格局下绘制环境保护一张图,多规合一。在统筹全局的国土空间规划下,制定出台一系列生态空间管控措施、法规和政策,从源头防控因开发建设引起的九湖环境保护问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多方合力监管,实现九湖保护治理工程建设一盘棋。水是生命之源,九大高原湖泊是云南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组件,每个湖泊都与流域生态系统中的周边成员有着密切的关联,影响着区域与区域、流域与流域间的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系统这种不可分割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要求在九湖生态保护的环境治理中,必须整合力量和资源,区域间、流域间整体谋划,系统治理;跨区域和跨流域间合力治理,实现“九龙治水”向“合力治水”转变。完善党政领导负总责的九湖保护责任体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湖长、副总湖长和抚仙湖、洱海的湖长,其他湖泊的省级湖长均由省级党政领导担任,省级以下的州(市)按属地管理原则,相应建立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湖长的主体责任制。全面推进各省级湖长认真履行职责,整体谋划,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相应湖泊的环境治理监管等措施,协调跨区域和跨流域的湖泊环境保护,对下一级湖长和有关部门的履行职责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省级下一级湖长落实九湖保护具体责任和监管,形成全省上下一条线的“合力治水”顶层机制。在流域间、区域间,始终坚持环境治理整体观,兼顾山上山下、地上地下的自然生态各要素,通盘考虑、整体保护,避免单打独斗。环境治理要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从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各部门之间统筹兼顾,整体实施用途管制、政策制定、资金安排等。整合执法力量,实现监管无死角全覆盖,合理进行系统治理,对流域间生态环境进行统一保护。协调上下游、左右岸环境保护,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跨区域、跨流域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市场手段和社会共治,多方合力,整体形成九湖生态保护治理的一盘棋。
增强生命共同体意识,实施九湖保护治理生态工程修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认为,自然与人、自然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整体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成就着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机和活力。九湖流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山水、湿地、林田和草地等都是整个湖泊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态成员,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组成了有机的生态整体系统,是湖泊流域地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其中一个生态成员山林或湿地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降低其生态机能,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周边地区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要解决此类环境问题,就必须彻底转变“就湖抓湖”的治理思维,从源头开始,用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来保护和修复涵养水源的森林、湿地、河流、山地等水生态系统,如以湖泊面山和湖滨生态带为重点,植树造林,提高流域森林覆盖率;建设湖滨生态湿地,修复湖泊安全生态屏障;加强九湖水生物资源保护,维护九湖生物多样性。以此同时,解决沿湖生态搬迁、矿山无序开采和岸上、入湖河流沿线、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防止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被破坏和污染,系统对九湖流域全面进行生态修复和整体保护,实现“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整体观转变。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九湖保护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开展线上、线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市民的生态环保素养。线下,利用好微信、环保部门网站、地方公共网络等,建立“网络+九湖保护”宣传教育平台。线下,组织编写环境保护教材以及有关九大高原湖泊的知识读本,在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中,增加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并结合地方特色把九湖保护教育纳入其中,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景区等活动。加大环境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公民养成节约、不浪费、讲卫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良好生活方式。发挥各类团体、社会组织作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和妇女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提高九湖环境保护治理效能。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鼓励各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科研机构和团体开展九湖保护的科学研究,为九湖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 李建宏)
作者 李玟兵 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讲师
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5期“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