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辅导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学习园地 >> 阐释辅导 >> 正文
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2日 09:44:40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刘穷志 王 浩 

  流域生态经济具有以江河湖泊为空间纽带、以生态环境为依存基础、以绿色发展为路径取向的特点,我国长江流域就具有典型的流域生态经济特征。理论和实践表明,建设现代化的流域生态经济,就是依照生态规律和产业潜力,对上中下游生态系统,以及特定生态经济单元和经济结构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生态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的区域,长江经济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和制造业基地。着力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对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

  着力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探索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绿色发展机制。长江流域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生态功能区连片成带,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战略性生态屏障,发挥着保障全国总体生态功能格局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全国生态功能格局安全稳定的客观要求,需在明确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更好协调长江流域上下游和南北区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制定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开发格局。具体来看,探索建立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机制,要建立开发产业项目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引导市场主体更为积极地开拓绿色产业和技术产业市场。

  二是构建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产业体系。长江流域是一个多元共生单元,既包含以江河水流为中心的自然地理单元,也包含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单元,还包括以人口聚集为中心的行政区域单元。产业是连接和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纽带,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就要结合长江流域各地的环境状况、资源禀赋,识别适宜其发展的优势产业,通过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促使流域腹地产业与其他系统共生共进。通过建立共生型生态产业体系,把空间布局、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港口岸线建设、沿水景观打造等融为一体,共同推动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同时,还要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生态产业化就是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经济)优势,产业生态化则要立足于生态循环机理在产业之间构建起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良好生态系统,推动各产业实现更大的整合效益。

  三是加大力度推进全流域经济转型升级。长期以来,长江经济带凭借数量型、外延型、速度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迅速发展,但沿江省市产业结构重型化特点突出,重化工产业高度密集布局,资源消耗强度高。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通过严格的水环境标准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左右两岸各类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生态的现代工业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壮大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还要利用长江流域人才、教育、科技的领先优势,加强长江经济带现有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地方、企业与高校联合建设创新平台,推动全域经济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构建世界级现代产业走廊。

  四是构建立体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长江流域生态脆弱性显著、资源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长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要呈现出“立体化”特征。从时间上看,需根据长江经济带阶段性生态环境目标明确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要点;从空间上看,需构建跨省生态补偿的长效投入与合作机制;从体系上看,需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管理、合作平台,探索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碳汇交易、生态标志产品交易等市场平台;从渠道上看,需创新生态补偿融资方式,建立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池”,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地方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基础上,争取设立长江流域生态补偿专项基金;从方式上看,需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相结合,促进流域上中下游、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探索开展生态扶贫、产权交易、绿色投资等多样化补偿。

  五是推动形成集约利用资源的开发模式。要完善流域经济区域内水土、矿产和各类资源高效利用的长效机制,构建起全流域、全领域、全过程的“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一方面,要利用绿色、环保、集约、低碳的先进模式与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另一方面,要通过充分发挥包含产品、技术等在内的全面创新的作用,形成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绿色投资体系,建立长江流域绿色发展银行,探索建立流域绿色发展引导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形成促进经济绿色、高效增长的动力机制。

  六是建立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制定全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统一的产业准入标准,建立区域技术创新和政策交流机制,建立有利于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产业、贸易、区域、园区等政策体系;建立全域生态经济产能合作和产业转移机制,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链联动机制,协同推动地区内、地区间产业结构优化;建立社会各界平台化参与、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机制;把生态治理、防洪、河道整治与航运发展结合起来,实施统筹管理。以建立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更好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