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说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漫画说 >> 正文
武定:聚力克难 决战贫困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6日 10:08:06  来源: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美编 张维麟 画

  背景    

  武定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唯一的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总量、贫困发生率、深度贫困人口占比均位列全州10县市第一,脱贫任务占全州的1/3。到2019年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889户101586人,是彝州脱贫攻坚主战场。

  话题

  面对艰巨紧迫的脱贫攻坚任务,武定县全面构建起政策、项目、产业、社会、沪滇扶贫“五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从2014年至今,全县共减贫24926户98515人,7个贫困乡镇和116个贫困行政村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38.7%降至1.25%,为如期实现整县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丽宜居   幸福日子搬出来

  春意盎然,走进狮山镇西和村委会永吉村红土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只见一幢幢黄色高楼拔地而起,整洁宽敞的水泥路穿梭其间,两旁绿意盎然的树苗错落有致,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安置区楼房为6层钢混结构,每套房屋面积约90平方米,搬迁户按政策只需自筹1万元即可拎包入住。”安置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张加亮介绍,安置区距县城4.5公里,有安置房11栋29个单元,涉及11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343户1881人,是全州最大的集中安置点。“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安置区附近有学校、医院和建材市场,搬迁户能就近就学就医就业。”

  聚焦“最难啃的骨头”,武定县全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在“搬得出”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在安置区附近建设市场、发展产业,优先安排搬迁户就业,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确保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以插甸镇老木坝村为例,这个全县深度贫困的傈僳族山寨,危房众多,产业单一,10个村民小组345户中有217户为贫困人口。

  在挂包帮扶的省委组织部积极协调下,老木坝村先后争取农村危房改造、美丽村寨建设等项目资金750万余元,实施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80户危房改造,原先住在山脚地质灾害易发区的40户贫困户搬迁到了安全舒适的新居,村里发展起蔬菜、核桃和中药材种植产业,不少村民通过武定壮鸡、黑山羊等特色养殖增收致富。

  “村里新建了村史馆、党员活动室、民族文化广场,漂亮得很。”村党员干部张自福乐呵呵地说:“如今的老木坝,从一穷二白真正变成了美丽宜居的幸福村。”

  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武定县累计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1.92亿元;全县公路通达里程达3892公里,133个建制村(社区)公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改造,1083个2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公路;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321件,有效保障3.94万人安全饮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330户,如期完成农村C、D级危房改造33353户和乌东德移民搬迁1283户;307个基础设施特别薄弱村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

  摘帽出列   特色产业补短板

  时下正是春耕农忙时,在猫街镇猫街村胤泽农业出口蔬菜基地里,农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个不停……发展高原特色蔬菜产业,为这个贫困村引来了“活水”。

  2016年3月,云南胤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猫街镇550多亩地,建起山区高原特色精品出口蔬菜种植基地。作为基地工人中的一员,贫困了大半辈子的猫街村村民钱绍兰现在到基地打工每年能拿到近2万元工资,加上合作社分红,去年终于甩掉了“穷帽子”。

  “武定地势较高,正好可以利用高山反季节冷凉气候发展优质高原特色蔬菜。”公司副总经理李勇介绍,目前像钱绍兰一样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有几十户。

  据了解,猫街镇所辖15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现在猫街、百子和仓房3个贫困村已摘帽出列。

  “我们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猫街村委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全村391户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副镇长杨绍君介绍,合作社以沪滇帮扶产业合作项目资金482.5万元入股胤泽农业,作为贫困户资产收益股金。公司收益按5%分配给合作社,合作社将其中的20%留作村集体收入,80%二次分配给贫困户,“去年猫街村委会获得5万元以上集体收入,贫困户户均分红500元。”

  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是武定县决胜脱贫攻坚的重拳之一。

  过去3年,全县先后建成以白路、环州为主的5万亩早青豌豆种植基地,以猫街、高桥等地为主的5万亩高山绿色蔬菜基地,以及狮山镇樱桃、己衣镇芒果、东坡乡柑橘等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引进培育康骋中药材等农业龙头企业31家和57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53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990元,实现18069户70029人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目前,武定县还在加紧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壮鸡、黑山羊、肉牛等为主的特色规模化畜禽养殖点正加快建设,1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实施……

  携手小康   沪滇帮扶添动力

  春光明媚,置身狮山镇古柏村委会山居村登高远眺,蓝天白云下,一片片稻田被郁郁葱葱的大山环抱。村中,敞亮整洁的小广场上,孩子们嬉戏打闹,极具彝乡特色的新房前,大人们忙着家务……这就是山居村,既安详恬适,又充满生机。

  然而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光景。

  古柏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杨文亮介绍,风光旖旎的山居村水源充足、土质良好、物产丰富,却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而长期发展滞后,全村224户人家中有212户是贫困户。“村民只能靠人背马驮,将种植的水果运到山外贩卖,经常是迎着朝阳出门、披星戴月回家。”

  这一状况,因沪滇扶贫协作项目的实施而迅速改观。“随着1400万元沪滇帮扶项目资金的注入,让这片土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文亮说,全村核桃、樱桃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扩大至3000亩;新修的硬化路使片区内三个村落环路相连、顺畅通达;打造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交易市场……渐渐地,山居品牌打出了知名度。

  沪滇帮扶项目落地开花,让片区205户贫困户去年户均增收3500元,一举甩掉多年的“贫困帽”。“路好走了,生活也更有盼头了。”村民杨云芬兴奋地说:“今年我家六口人收入能比去年多3万多元!”

  一次精准帮扶,造福一方百姓。武定县积极抢抓沪滇扶贫协作宝贵机遇,认真贯彻“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帮扶方针,做到面上协作全面开展、重点协作深度推进、携手小康求实创新,形成横向协同推进、纵向深化拓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全县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统筹,成立沪滇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层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出台相关规划,将90%以上援助资金用到贫困村、绑定贫困户,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高位强势推动工作,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脱贫目标,认真做好沪滇协作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工作。

  自2016年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以来,上海市及嘉定区已先后向武定县提供帮扶资金14488.8万元,2017年至2019年在武定总共实施各类项目186个,超过9.6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帮助3326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县委书记李玉林表示,今年是脱贫攻坚工作决战决胜之年,抓实沪滇扶贫协作是全面构建“五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的关键举措。“我们将加强与上海市及嘉定区的对接联系,进一步完善扶贫协作机制,突出帮扶工作重点,加强资金项目管理,深化产业帮扶合作,强化劳务协作对接,全力以赴为实现整县脱贫目标注入持久动力。”

  云南日报记者 饶勇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