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约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独家约稿 >> 正文
【原创】加快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8日 09:49:34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赵飞  范坤  彭艾萍

  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内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在对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作出部署时,明确了要“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乡村治理创新性典型案例经验”。云南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必须统筹推进乡村传统民族文化习俗与法治和谐共进,为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

  建立健全法治乡村建设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牵头实施,组织、宣传,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体系,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法治建设整体规划和乡村治理总体规划,构建涉农立法、基层执法、司法保障、农村普法“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有部署、有督查、有反馈、有整改的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制定法治乡村建设责任清单,统筹涉农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职责一体、整体推进,推动涉农领域立法后实施、评估、梳理、修订工作,规范基层涉农执法,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推动涉农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的落实。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两快两全”(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的重要指示,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提高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普惠、精准配置,做到一个也不能少。四是开展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法治保护工作,探索打造民族特色法治村寨,强化民族特色保护立法引领,制定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知识产权保护法,提高立法质量,引导各少数民族依法拾遗、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

  夯实法治乡村建设平台基础。一是充分发挥县级司法局和乡镇司法所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建实司法局、建强司法所,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资源集聚、力量配强和社会协同。二是设立农村公证联系点,为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确权、流转提供公证服务。三是开展精准式智能法律服务,加强“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提高法治乡村建设的智能化水平,充分运用法律服务大数据,探索建立村民法律服务个性化档案。四是加强法治微信群智能化建设,推广使用微信群机器人,实现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事务办理“掌上学”“掌上问”“掌上办”,打通法治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五是健全农村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施“矛盾不上交”行动,推动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律师调解等有机衔接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惠农服务。一是开展贴近式公共法律服务,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编制乡村法律服务目录,有效对接农村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民生工程、脱贫致富等村级事务的法律体检、法制审查。二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及时给农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为村委会决策进行法律审核把关,让村规民约合法合理、好用管用。三是进一步提升专业法律服务的匹配度和便捷度,为涉农环境保护等提供司法鉴定服务;为农村五保、低保对象和残疾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提升群众法治建设获得感。

  突出法治乡村建设抓手。一是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总抓手,落实“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标准,优化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规范,强化动态考核评估。二是大力开展建设一个好支部、一套完善的村规民约、一张清晰明了的小微权力清单、一个起作用的法律顾问、一个以上村民身边的法律明白人、一个以上有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一个管用的村民说事平台、一张好人榜、每户一本宪法文本、一年一次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等活动。实施一村(居)一个以上法治文化阵地、一个以上法律明白人三年行动计划,分年度推进实施,推动在每个村(居)建设一个具有本村特色的法治墙、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等阵地,在村干部、党员中培养法律明白人。三是引导推动乡村强化“四民主三公开”,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健全农村社区协商议事制度,编制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监督制度,建立百姓议事、民情沟通、和谐促进的村民说事平台,治理交通、水体、厕所、垃圾等关系村民生产生活的相关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创建工作水平。四是推广乡村“道德银行”,实施以评立德,探索推动每村设立“道德银行”,定期发布“好人榜”“善行义举榜”“道德点评台”,建立道德积分评价、信息入档、典型推广运行机制。

  做实农村普法宣传工作。一是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在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养成自觉守法习惯上下功夫,着重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逐步培养对法治的尊崇和信仰,让村民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主角”。二是大力弘扬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一致、权利不可滥用、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乡村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三是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讲清法理、事理、情理,努力把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案件依法处理过程,变成普法过程、法治精神培育过程。

  (作者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