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精选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报刊精选 >> 正文
易晖:民族文化宫应成“网红打卡地”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8日 11:11:56  来源: 云南日报

  据《云南日报》报道,云南省民族文化宫建设项目日前已有序复工。该项目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31900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20米,建筑层数3层,是云南12个重大文化设施之一。

  对于热爱民族文化的昆明城市居民,会特别期待该项目的建成。昆明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省会中心城市,但长期以来缺乏一个固定的、能深度展示少数民族节庆文化的大舞台。以往的傣族“泼水节”、佤族“新米节”、彝族“火把节”、阿昌族“阿露窝罗节”等,或在需要购票进入的云南民族村小范围举行,或在大学校园或酒店闭门举行,由于场地狭小,普通市民和游客很难参与其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昆明作为旅游城市的魅力。

  可喜的是,建成后的云南省民族文化宫,将包括4个功能区:民族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展示、研究区,民族文化交流区,民族文化艺术演艺区。待项目完工后,在昆各少数民族就可以在此开展多种户内户外活动,共同营造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局面。

  要在昆明深度体验少数民族文化,不进入省民族博物馆及省民族文化宫会很遗憾。不过,目前民族博物馆内尽管展品丰富并免门票,还经常举行国内外美术作品展览,但相比邻近的民族村,人气实在不旺。由于民族文化宫位于民族博物馆背面,楼层也不算高,在远处看并不显眼,加上这个区域与民族村隔着一条小河和公路,位置显得较为偏僻,建成后如何吸引市民和游客与其亲密接触,更得多动脑筋。在我看来,应在民族文化宫与民族村之间规划架设一座宽敞的桥梁,并设立导览标志,使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及民族村、海埂公园的游览连为一体、紧密融合,而不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关。

  同时,建议民族博物馆和即将完工的民族文化宫多加强线上展示和宣传,进一步强化和省市主流媒体的合作,让其珍贵的馆藏和多彩活动吸引到广大市民的目光,让这里成为文化深度游的“网红打卡地”,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成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一张名片。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