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动能,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调整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做好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一是持续稳定脱贫政策支持,把脱贫攻坚中有用管用的很多特殊的政策和非常措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制度性安排。二是稳定资金支撑的保障机制,稳定扶贫资金整合机制,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做好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衔接、延续、融合的支持政策,补齐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科技帮扶等短板,解决农业产业种、养、产、运、销等不畅及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支持产业规模的创新、产业链条的连接、产业体系的构建。三是强化现代要素管理,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贫困地区产业要素集聚、主导产业培植、主体培育和科技进步,持续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和市场竞争力。尤其在加强人才支撑保障方面,既要通过外引内联,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更要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新型职业农民、乡村产业生力军,让更多优秀人才投入乡村产业发展。
扎实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前几年抓结构调整、高原特色农业及产业扶贫发展的基础上,抓实“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抓实产后储运、保险和精深加工转化,促进产业链延伸,加快观光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培育,促进产业要素集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快重点支柱产业培植,继续坚持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中走多样化、特色化、高端化、差异化(包括季节差、气候带和物种多样化等差异)的路子,尤其针对聚焦不足、创新不足、支撑不足、服务不足等现实问题,按照万亿元产业培植和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要求,切实引导各地在选准产业、培育主体、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利益联结、科技支撑、人才培养、组织创新、投入保障等重点环节加大要素配置,从根本上促进全省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切实解决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构建面向基层一线的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贯通“三大体系”建设等关键性问题来组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构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型联盟模式,构建省、州(市)、县、乡镇各级农科教推广有机结合的产业技术联盟平台,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搭建分工协作的“一盘棋”农业科研工作新格局,使联盟成为全省农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平台。包括:创建覆盖上中下游的“一条龙”农业科研组织模式,使联盟成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网络;构建多学科集成的“一体化”农业科技综合解决方案,使联盟成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贯通农业科研、推广转化和生产应用,实现农业科研体系、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这“三大体系”之间的上下贯通和无缝对接,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融合”;搭建农村人才引进、培养和精准培训平台,加大乡土人才、农村基层干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在技术认知、田间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从良种培育和布局、种植技术、病虫害识别和防控、产业发展方向及动态等全面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多环节多形式加快农村产业人才培养。
畅通利益渠道,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大产业紧密联结。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在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产品市场化价格机制形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领域进行全面系统深化改革,释放广大农村农民创新创业动力活力。一方面,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经营管理规范、综合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经营主体。支持、培育和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协会学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庄园经济,注重引进和培养有实力、有使命、有作为、敢担当的农业集团、龙头企业、农业小巨人,以及创新农村综合体和孵化创业基地。在项目、税收、融资保险、规划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打通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通道。另一方面,多渠道打通“一家一户”与大市场大产业联结机制,将传统交易模式与现代物流、大数据物联、“互联网+”等新模式有机结合,打造和传播区域公共品牌、行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建立农产品技术、品种、生产资料、价格、仓储、销售渠道等信息网络,促进农户与产业协会、经合组织、龙头企业之间无缝对接。
(责任编辑 沈 艳)
作者 李学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董晓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3期“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