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0年 >> 第1期 >> 正文
加快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0日 13:38:12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临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典范。《方案》要求积极推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建成1个年产值上亿元的文化产业园区,促进临沧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3%以上;力争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特色小镇19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0个以上。201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云南省临沧市以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也为临沧市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提供了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

  落实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

  临沧市在召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后采取五项措施,加快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各项工作。

  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临沧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联系文化旅游工作的副秘书长、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发改委、财政局、民族宗教委、商务局、教育体育局、投资促进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临沧市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临沧市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抓好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日常工作。

  制定实施方案,梳理储备项目。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临沧市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艺精品创作、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建设、民族民间工艺发展、特色民族节庆会展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培育、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特色乡村旅游发展、边境跨境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文化宣传推广”12项工程,梳理储备建设项目168个,总投资约652.5亿元;其中,梳理出2020年前可实施项目5个,总投资2230万元。

  向上对接汇报,争取工作支持。积极向文化和旅游部对接汇报3次、省文化旅游厅对接汇报5次,使凤庆茶厂老厂区旧址、凤庆诗礼古墨流浪河磨房群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给予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允缅、沧源崖画、茶马古道凤庆鲁史段太平寺、甘家大院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沧专员公署旧址、云县爱华会馆6个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补助经费1351.85万元;给予临沧市5个旅游厕所建设资金补助150万元。临翔区、沧源佤族自治县成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临翔区南美乡,沧源县勐来乡,凤庆县鲁史镇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乡;临翔区中山村、腾龙村,云县昔宜村、安乐村,凤庆县沿河村、锦绣村、箐头村,永德县乌木龙村,镇康县刺树丫口村、木场村,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山头寨村,沧源县翁丁村、刀董村、勐来村、班考村,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南直村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村。

  推进项目实施,加快建设步伐。完成了“翁丁佤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丁来佤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滚乃傣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南直布朗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4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省级评审。茶马古道凤庆鲁史段甘家大院修缮项目方案通过市级评审,已报省文物局审核。沧源崖画保护前期勘察勘探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完成云县滇缅铁路遗址园景区、云县南河人工湖景区、永德滇缅铁路遗址园景区、永德大雪山生态旅游度假区4个智慧景区建设任务,已通过省级初验。临翔区秘境谷森林小镇、戎氏永德茶文化庄园、凤庆滇红第一村、鲁史古镇、双江县景亢傣族风情园被评定为3A景区。沧源县葫芦小镇、翁丁原始部落已完成4A级景区省级评审。临翔区秘境谷森林小镇、云县幸福镇地热谷、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凤庆县凤山镇文庙片区、耿马县孟定镇骂列沟村5个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已完成。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运用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各类新闻媒体,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机关、进学校、进部队、进工厂、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依托每年“南博会”“文博会”“旅交会”“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边交会”“美食节”等国际国内活动平台,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加强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民族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研究,出版一批临沧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组织拍摄一批临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电视纪录片、院线电影、微电影等影视作品在各级媒体刊播。

  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利用的思考

  进一步加大向上汇报争取的力度,持续加大与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汇报衔接工作力度,围绕临沧市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及资金支持,加大整合力度,合力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利用。

  推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争取成立临沧市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加强佤文化研究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物管理所、博物馆等民族文化保护机构建设。坚持利用科技、设计带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集成应用信息化采集技术,民族文化资源与开发技术、遗产保护修复技术、传承创新技术、“科技+设计”技术,实施民族文化艺术展演展陈虚拟化、协同化、数字化工程,推进数字民族文化艺术档案、文化数字博物馆建设,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弘扬。探索科技、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有效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

  加强人才引进和专业培养。采取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方式,大力引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高层次人才。鼓励采取岗位聘用、项目聘用、短期聘用、项目技术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聘请民族文化传承开发人才援建边疆帮扶临沧工作计划,积极引进紧缺人才。着力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实施“沧江名匠、名师、名医、名家”“沧江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等高层次民族文化人才选拔培养工程,依托“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三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等培养项目,培育一批本土民族文化“土专家”“田秀才”。实施“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和“临沧英才工程”“企业名家工程”“人才储备工程”“千名现代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市级以上民族文化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0名以上,建立临沧民族文化创新团队5个以上。

  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促进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协调市、县(区)财政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临沧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工作,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予以逐年增加。认真组织好《临沧市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方案》的实施,加快推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12项工程,加大在建项目建设,做好近期可开工项目及2020年可实施5个项目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考评。建立各县(区)、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将任务和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健全工作考核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实行绩效考核,加强重大规划的监督检查,提高规划实施效率。

  (责任编辑 李建宏)  

  ​何强宇 云南省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原载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1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