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0年 >> 第1期 >> 正文
加快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0日 13:38:07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完善边疆治理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加强边疆治理和实现边疆治理现代化要以“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建立健全边疆治理的制度体系,着力从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机制、社会治理机制、边境管理机制、组织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及其监督执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边疆治理制度体系上提出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促进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和谐;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三是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角度提出加强边疆治理和推进兴边富民的相关制度建设要求。目前,从边疆治理制度建设实践和实际效果来看,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制定程序不规范、制度体系化弱、制度缺乏特色性指导性操作性、制度效能低等突出问题。与此同时,边疆民族自治地区对于科学合理充分运用自治权的技巧掌握存在明显不足。为此,要围绕加快推进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顶层设计要缜密、政策统筹要到位、工作部署要稳妥”的明确要求,围绕中央和地方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加强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党领导立法工作的制度体系,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落实党委指导立法的主体责任,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真正落地落实落细。同时,针对边疆社会转型的滞后性、外生性、不平衡性和复杂艰巨性,加快推进边疆基层治理体系建设,针对边疆贫困问题、跨境婚姻、“三非问题”、毒品艾滋病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非法宗教渗透、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等突出边疆社会问题,根据不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类别分层次分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关治理措施。

  提高边疆治理能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有通过边疆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使边疆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充分发挥效能,真正实现边疆治理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并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当前,在边疆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存在治理理念转换不到位、治理手段单一、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弱等突出问题。为此,一是深化“两个共同”的信念,不断提升民族关系凝聚能力。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赢得民心。坚持通过发展来巩固民族团结的基础,保证“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坚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加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境外文化渗透。加强宗教管理和服务,以发展来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树立和增强网络思维,提高同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断提高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引导能力。二是深化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理念,不断提升依法治理的能力。“民族团结不仅是价值取向,也是行为规范”。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结合“七五”普法和“禁毒防艾”宣传活动,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宗教场所,不断增强边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筑牢民族团结的法治根基。三是深化“以民为本、共享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边疆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加突出,贫困人口集中、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明显不足。在边疆治理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根本任务,推动资金、政策、项目和公共服务向基层、农村、边境、贫困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和地区倾斜,补齐民生短板。同时,加快城乡社区建设,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制定培育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人员参与公共服务的政策措施。四是深化“稳边固边、富民强边”的理念,不断提升维护边疆稳定的能力。坚持“治国必治边”,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的理念,增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严格出入境管理,建立边境县地方党委、政府与军警民协调合作治理机制,积极探索边疆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

  (责任编辑 李建宏)  

  ​李 诚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1期“特别策划”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