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0年 >> 第1期 >> 正文
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0日 13:38:08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结合,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引导人们站在新的高度,从广度、深度上深刻认识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历史自觉、使命担当、斗争精神等鲜明品格,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时代逻辑。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人们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要在完善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方面制度机制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接受能力和对理论的需求,深入挖掘云南“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资源”,建立遍布全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层宣讲团,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普及基地,持续推进科学理论大众化,广泛有效开展宣传普及,适应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趋势,建立健全精准传播、有效覆盖的工作机制,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边疆进基层进群众,引导边疆各族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增强制度意识、提升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监督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能力”的着力点

  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作用的。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的权威也在于执行。治理能力是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只有切实提升制度执行能力,才能有效增强治理能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不仅要强化制度意识,更要强化制度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执行能力的强弱、制度执行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制度优势能否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制度执行能力,是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狠抓制度执行,扎牢制度篱笆,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我们必须按照这次全会的部署,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的全过程,确保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

  健全边疆治理体系、树立边疆治理理念、完善边疆、治理机制、提升边疆治理能力,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的落脚点

  当今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前所未有、面对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不仅要“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更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边疆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亟需推进边疆治理全面创新,亟需全面提升边疆治理能力。既要抓紧制定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又要完善边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边疆治理创新涉及理念、制度、政策、方式等方面。所谓治理理念创新,就是要实现从传统边疆观到现代边疆观、从族群导向到整体导向、从“守边”为主到“活边”为主、从管制为主到治理为主的转变,构建分层分类分区的国家边疆治理战略,我们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治理效能”。所谓治理制度创新,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及社会,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之间以及边疆地区政府与对口支援政府之间关系,构建一个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边疆治理网络,实现边疆治理体制机制的网络化、扁平化与民主化,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边疆治理制度体系。所谓治理政策创新,是指在国家边疆治理战略指导下,以边疆治理制度体系为依托,在微观操作层面上实现边疆治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化、规范化,政策结果的绩效化、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多元化。所谓治理方式的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完善边疆治理构架、改进边疆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特别是要加强依法治理,因为边疆治理的现代化,必须居于各个领域的法治化。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推进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我们要健全边疆治理法规,树立法治理念和思维,运用法律手段推动边疆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提升边疆治理能力,从国内层面讲,边疆治理能力集中体现在富边、稳边、活边上。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边疆治理问题的关键,在富边上重要的是实施好兴边富民工程。稳定是硬任务,是解决边疆治理问题的基本保证,在稳边上重要的是解决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改革开放是边疆治理的根本途径,是活边的根本动力。在活边上,加强边疆建设,重点是抓好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国家给予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基础设施上,重点解决路和水的问题,在道路建设上既注重“大通道”的建设,又注重“断头路”和连接主干线的“毛细血管”建设。从国际层面讲,就是要按照“亲、诚、惠、容”的要求,开展周边外交,提高富邻能力、安邻能力、睦邻能力,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从党的领导层面讲,要坚持和完善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体系,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要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提高干部治理能力,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只有作为执政骨干的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了,“制度优势”才能转化“边疆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 沈 艳)  

  ​张瑞才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云南日报特邀理论撰稿人、本刊顾问

  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1期“特别策划”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