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红河 >> 正文
元阳县:聚群众之力复兴梯田生态农业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4日 11:04:23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元阳县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聚群众之力复兴梯田生态农业

  元阳县南沙镇呼山村里,两棵高大的攀枝花树下成为村民们农闲乘凉的首选之地。在野外生长了数十年、因元蔓高速公路的修建面临被拔除的大树,如今被元阳县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置在苗种繁育中心前面的空地上,扎根重生。“树运来时,村民们协力将树栽下,后续的养护也是聘请他们来进行的。”公司总经理岳绍说,“呼山众创在做的事就和栽种这两棵大树一样,是凝聚哈尼群众的力量,一起发展产业,让存在了上千年的梯田农业复兴,让村民们可以依靠世代传承的梯田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日子。”

  从产品链到产业链,再到价值链,呼山众创不断探索创新,为哈尼群众提供了一条生态循环持续发展之路。自2016年底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以来,元阳县13个乡镇在其带动下,实施稻鱼鸭综合种养面积达5万余亩,梯田亩产值由单纯种植水稻不到2000元提高到1万元,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23751户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呼山众创获云南省2019年脱贫攻坚奖“扶贫明星企业”称号。

  依托绿水青山  决战脱贫攻坚

  “梯田很美,哈尼群众却很穷。”强烈的反差让2015年回到家乡的岳绍重新思考梯田存在的意义。岳绍出生在元阳县石头寨村,这里距离梯田核心区不远,作物生长环境却远比核心区好。

  梯田边的人家户均3.5亩梯田,延续传统的种植方式与品种,梯田稻谷亩产只有400公斤,按每公斤3元的市场价格,每户人家年收入仅4000元。极低的收入让哈尼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梯田撂荒,农村空心化,留守老人与儿童无人照顾。岳绍将种种问题看在眼里,对贫穷感同身受的他决定,要让哈尼人的生活和梯田一样美,“梯田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哈尼人,哈尼族的好日子从梯田开始,不应该在梯田结束。”

  2016年12月,南沙镇呼山村热闹非凡,一群“创客”入驻呼山村,开始清理村里鱼塘一片的区域。“来这里承包鱼塘的人一波接一波,但没有一个企业坚持下来。”说起“流水线”承包出去的鱼塘基地,岳绍皱紧眉头,“没有人用保护的意识去开发,整个鱼塘脏乱臭,慢慢变成了村里的垃圾堆放地。”

  经过重新布局,呼山众创的“根据地”渐显绿水青山模样,陆基集装箱现代生态驯化养鱼产业园的培育,让“臭鱼塘”销声匿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呼山众创基地恢复了良好的生态秩序,苗种繁育中心、办公厂房拔地而起,极具特色的建筑和绿化让这里成为村里的“小公园”,许多村民傍晚来此散步,而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成为“呼山创客”,与公司一起决战脱贫攻坚。

  “我家的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年可以获得2万多元。我在公司打工,一年还有4万多元的收入。”呼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正学说,自妻子患脑瘤以来,为了治病,家里债台高筑,成为呼山村唯一一户因罹患大病仍未脱贫的人家,“没想到依靠梯田,家里每年可以有6万元左右的收入,这笔钱足够我们一家生活,还能慢慢还清债务。”

  高正学对脱贫很有信心,他把对呼山众创的感激体现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中。这一点正是岳绍想要看到的,“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给哈尼族的宝贵财富,认同并利用好这份馈赠,哈尼人才能从根源上摆脱贫困。”

  坚持创新发展  复兴梯田产业

  如何提高梯田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成为呼山众创亟需解决的问题。岳绍说,“梯田里养鱼、养鸭是哈尼族传承下来的种养模式,但传统的种养因质量、产量无法保证,面临着附加值低、在市场上卖不上价的窘境。”

  结合实际,呼山众创启动了第一个生态循环项目——苗种繁育。“原生态梯田里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用好品种的鱼苗和鸭苗投喂,将会大大提升梯田农产品的价值。”呼山众创副总经理张正雄介绍,建立苗种繁育中心的目的是从源头上把控梯田产品品种,让有限的梯田产品提质。

  呼山众创苗种繁育中心里,400平方米的标准化鱼苗车间在进行着福瑞鲤等鱼种的培育,成熟的鱼苗将直接投放梯田,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的稻鱼鸭综合种养。“最初,哈尼群众并不理解这样做的目的。”张正雄说,鱼苗发放到的村子,接连3天用鱼入飨设宴并不是件奇怪的事,“授人以渔”直到梯田鱼在市场上卖出3倍的价格后才得以推进,“现在我们再去发放鱼苗,村民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发放的鱼苗基本上都能投放到梯田。”

  从产品链到产业链,呼山众创用稻鱼鸭综合示范区呈现。公司流转了新街镇大鱼塘村和黄茅岭村的700亩梯田,用于建设“国家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大鱼塘村村民张正明作为呼山众创的员工,主要负责大鱼塘村稻鱼鸭综合示范区的管理。“在这里,养鱼和养鸭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经过培训的张正明深知,只有按照规格和要求养殖出来的梯田农副产品,才能卖上价,“梯田鱼每公斤最低可卖40元、鸭蛋每枚可卖2元,游客遇到就买,产品供不应求。”

  如今,呼山众创仍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以实现产业链到价值链的升级。“我们正在试验将福瑞鲤与元江鲤杂交,培育出唯有梯田才产的‘哈尼鲤’,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新产品也在加快研发中。”岳绍认为,走出一条品牌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对于进一步提升梯田附加值至关重要,“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带领乡亲们守住千年梯田和蘑菇房,让哈尼古歌响彻田野,让乐作舞代代相传。”云南日报记者 王丹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