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19年 >> 第10期 >> 正文
探索符合实际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 ——宾川县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开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征程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4日 11:56:56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2017年,云南省有15个贫困县(市)实现了脱贫摘帽。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祥云县、宾川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洱源县、鹤庆县赫然在列。宾川县脱贫摘帽了,对于宾川36万各族群众来说是特大喜讯、利好消息,但对于宾川县委、县政府班子来说是压力和新征程的开始。怎样巩固这来之不易的脱贫摘帽成果,使宾川发展再上新台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同时也提上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东风送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给宾川县巩固脱贫摘帽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农业产业是巩固脱贫摘帽成果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为我国农业农村未来发展规划了具体的做法和路子,也坚定了宾川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宾川县广大干部群众把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有思路才有活路,有活路就要抓住机遇。脱贫摘帽后的宾川迎来了三大战略机遇。一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是云南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云南发展的三个目标定位,打好“三张牌”;三是大理州重点推进实施“保护洱海,金沙江提水工程”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兴旺”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这为宾川的农业产业发展创造了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良好宏观环境。云南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目标定位”的指示精神,主打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把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切合宾川农业产业化业已形成规模和品牌的热区水果、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实际要求。大理建成的“引洱入宾”工程,并继续推进实施保护洱海、金沙江提水工程等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为宾川30万亩干热河谷的农作物注入了生命水源,使农作物的生长变得肥美可期,效益倍增。昔日干涸的宾川而今呈现出四季瓜果飘香,一派产业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有了农业产业支撑,巩固整县脱贫摘帽成果就有了支撑和保障,也为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宾川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注入了新的动力。

  积极探索适合宾川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经济领域又一重大变革。农业产业化有其必然性和重要性,这种发展方式有助于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意义。农业产业化在世界上早已有之,在我国是近年来的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讲,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内容和形式的事物。对于农业产业来说它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是经营模式。模式是事物内容和形式的相对稳定状态,是内容和形式统一,有内容才会有形式,形式需要内容来反映。结构学说认为,所谓模式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指事物的标准样式。模式具有一般性、简单性、重复性、结构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特征。目前,就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来说,主要有合作社带动、中介组织带动和企业带动等三种主要经营模式。由此派生出品牌型、加工型、科技型、休闲观光型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子在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在于农业规模化,农业规模化的关键又在于农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宾川县委、县政府和宾川广大企业干部群众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勤劳勇敢的宾川人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的探索,努力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宾川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宾川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营模式,对宾川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巩固脱贫摘帽成果,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极大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党建扶贫双推进模式。萂村,是宾川县2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在推进萂村脱贫摘帽工作中,宾川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采取以贫困户产业增收为核心,葡萄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强弱结合、合作互补、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建立了“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精准扶贫效果,得到了省、州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并在全省进行复制推广。2016年,大营镇引进宾川县华侨庄园在萂村建设了200亩葡萄种植扶贫基地,并依托村党支部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全村186户6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进入合作社,基地产权属于村集体,合作社则将基地的种植、技术及销售全部托管给宾川县华侨庄园进行管理。2017年,宾川县萂村葡萄基地612人贫困农民每人分红2600元,另外还有每年100多万的务工收入,土地经营权流转费用一付五年150万元,三重保障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党支部+合作农场+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宾川县金牛镇罗官村委会菜甸村,2009年铁余斌带领15个社员发起成立了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铁余斌带领宏源合作社大胆尝试,采取了“党支部+合作农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仅菜甸村一期合作农场就合并零散土地58.56亩,投入建设和生产资金233万元,其中农户投入资金117.12万元,完成了标准园的建设和规范化栽种管理工作,2018年58.56亩阳光玫瑰葡萄实现收入280.86万元,亩产值达4.79万元,实现利润47.86万元。10年来,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先后被云南省有关部门评为“省级示范社”“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云南十佳水果示范园”“扶贫明星企业”。2019年2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三农发展大会上发布的《2019农民合作社500强排行榜》名单中,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以经营收入、农民(出资、入股)成员数、盈余返还额三项综合评分排名第79名,跻身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前100名榜单。

  “产业园区”经营模式。宾川县农业产业的园区经营模式主要有云福公司的万亩柑橘示范园、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华侨庄园和形式多样农业观光园、家庭农场等。云福公司以“做大做强龙头、服务农业农村、带动农民增收”为宗旨,秉承“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建园标准化、种植规范化、肥水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思路和要求,于2016年1月开始投入资金8420万元,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1.2万亩,打造万亩柑橘示范园,建设“品种好、技术新、品质优、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柑橘种植国家级示范基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式多样的农业产业园区经营模式,在宾川广泛存在,也符合国家农业发展趋势,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已批准创建62个、认定20个国家级产业园,各地共创建1000多个省级产业园和一大批市县级产业园。

  “电商+协会+农户”经营模式。2015年以来,宾川县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协会引领”的思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全省电子商务“排头兵”的较好成绩,成为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县。一方面运用四大电商资源优势有效拓宽电商运营主体培育。通过搭建宾川县农产品电商运营部“众创空间”,先后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天猫优品、淘宝直营”、中国邮政“邮乐购、优帮帮”、中国移动“彩云优品”“美团外卖”“京东直营”“苏宁易购”等电商、微商交易平台300余个,带动创业就业2000余人,取得不俗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重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和推广。以“宾果儿”品牌为依托,2018年以协会为主体、协会理事会成员为股东,投资192.7万元组建成立云南纯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宾川红提葡萄”“宾川柑橘”“宾川朱苦拉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宾川拉乌核桃”全国驰名商标;“宾果儿”电商区域公共品牌已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30余类(已有《商标注册证》),被省商务厅列为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典型。共同开展县域公共品牌“宾果儿”包装研发、制作及推广,助推宾川农产品上行取得了更好成绩。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