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19年 >> 第9期 >> 正文
七彩云南的历史性跨越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5日 11:41:12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锻造红土高原上的精神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是被称为“地球癌症”的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西畴百姓就生活在这样的区域,外国专家判定西畴为“基本丧失人类生存条件”。

西畴县岩头村真正是“长”在悬崖峭壁上。行路难,生活更难。村民卖头猪,光雇工把猪抬出去,就得花去猪价的一半。

“苦熬下去的结果就是一辈子受穷。”村民李华明不愿再让下一代受穷,带领大家开山凿石,决心打通进村路。这一干就是12年,进村路终于打通了,给村民过上富裕生活带来了希望。

20多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畴人民战天斗地,共建成保水、保土、保肥“三保”台地10多万亩,垒成的石埂加起来长达5万多公里,可绕地球一周以上;开山凿石向悬崖峭壁要出路,共挖通进村道路3000多公里。挑战生存极限,西畴人想明白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脱贫攻坚精神在云岭大地被充分激发出来,成为广泛共识。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州湾桥镇古生村考察,勉励当地干部群众:“党和政府还会不断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支持农村建设发展,支持农民增收致富,大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大理州干部群众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动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毕怀忠是大理州弥度县的一位贫困户,他身残志坚,以“单腿战贫困”赢得人们的敬佩,成了自力更生拔穷根的光荣脱贫户代表。他说:“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治不了穷,拔不了根,人穷但不能志短,自力更生才能脱贫致富!”

在怒江大峡谷,处处可见“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宣传标牌。独龙江乡的老乡长、老英雄高德荣在“看天一条线,看河一条沟”的极端环境里,带领独龙族人发展草果产业6.6万亩,靠的就是苦干实干、战天斗地的精神。在“云南北极”迪庆州,德钦县羊拉乡党委书记立青农布发扬“缺氧不缺干劲”的“羊拉精神”,带领乡亲们整乡脱贫,被藏族同胞亲切称呼为“阿吾立青”(领头雁)。在昆明市东川区“天空之城”汤丹镇,因公殉职的原扶贫办副主任吴国良以“头顶青天立壮志,脚踏云海誓脱贫”的实干,至今激励着乡亲们……红土高原上,“脱贫攻坚不能等靠要,齐心摘下贫困帽”,“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致富当模范”等,体现的是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勇斗“贫魔”的精气神!

在云南脱贫攻坚战中,共产党员、帮扶干部始终奋战在最前沿。红河州石屏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副主任王云春帮扶该县牛街镇箐脚村白荞妹家,他至今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到白荞妹家的情景:一家人挤在一间黑乎乎的屋子里,家里仅有靠墙的两张木板搭成的床,餐桌是用一块木板随意搭成的。端着饭碗靠墙站着吃饭的三个小姑娘是她们家的三胞胎,碗里只有饭,没有菜。王云春一看心里凉飕飕的,家徒四壁,怎么帮扶?屋漏偏逢连夜雨,2017年白荞妹的丈夫患肝癌病逝,这个赤贫的家雪上加霜,白荞妹哭得撕心裂肺。一幕幕惨景如针一般扎在王云春心头,他与村委会、扶贫工作队的同志千方百计帮助白荞妹一家落实扶贫资金,修缮住房,购买家具,安排小孩外出务工,教授种养殖技术,帮助她们尽快走出困境,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如今,她们一家如期脱贫出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同王云春一样,普洱市景谷县国家税务局驻威远镇永安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郑杰也曾被贫困景象深深刺激。永安村通向外界必经一条河,村民们渡河的方式是用四根竹竿捆绑后搭在河面上,人们在摇摆的竹竿上出行。罗家村民小组63岁的罗日成对此最有感触:“年轻的时候,背儿子过河读书。现在这把年纪了,还要背孙子过河读书。”罗大爷一背就是40余年,自己从黑发变成了白发,背上的人从儿子变成了孙子……听完这番话,郑杰的心阵阵刺痛:永安村像罗大爷这样的过河人又岂止一个?永安村必须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他请来专家勘测,设计了一座跨度为8米的混凝土钢架桥,预计建造资金约30万元。为了建桥,他挨家挨户发动群众筹集资金,带领村两委班子奔走于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企业募款。郑杰80多岁的老母亲不仅拿出自己的积蓄,还带动她的老伙伴们参与募捐。在党和政府支持、各界人士帮助下,永安大桥如期建成!在竣工典礼上,罗大爷紧紧握住郑杰的手,眼里噙着泪花说:“父亲盼了一辈子,自己盼了一辈子,儿子盼了半辈子,现在是孙子在盼,做梦都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亲眼见到能有这样一座幸福桥啊!”郑杰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扶贫队伍里,巾帼从来不让须眉。楚雄州武定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李文芝是公安队伍里的“女汉子”,总是战斗在扶贫工作最前沿、冲锋在第一线。3年多时间里,她10余次深入到所帮扶的东坡乡罗干莫村4户贫困户家中,帮助他们落实帮扶政策、修缮房屋、发展产业、输出劳务,顺利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2019年4月3日,李文芝在又一次赶赴距县城100多公里的罗干莫村帮扶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牺牲,年仅45岁。此时,距预计的武定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出列时间点仅剩272天。2013年至今,全省80多位扶贫干部因公殉职,他们用无私无怨无悔的奉献,默默地在红土高原诠释着党的初心和使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