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19年 >> 第8期 >> 正文
建设知识产权文化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9日 10:11:29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指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方式。知识产权文化首先属于制度文化范畴,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规范、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设施等方面;其次,由于制度的强制性以及各国法治水平的差异,同时加之各个社会个体价值观的不同,催生了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学说、意识、习惯等。总而言之,知识产权文化,核心是“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目标是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氛围,大力提高公众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让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构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和国外知识产权文化的关系。由于文化中包含着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思想观念三个层面或成分,这三种成分流动的速度各不相同,即表现出不同步性。一般来说,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最容易也最先流动,组织制度层面的文化次之,思想观念层面的文化最后才能流动。同时文化流动有三大规律,即高文化向低文化流动规律、文化中各种成分流动的不同步性规律和文化流动的整体性规律。知识产权文化流动也遵循着这些规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文化面临着相互碰撞和交融,面对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冷静分析,正确认识中西知识产权文化中的积极要素和消极要素,从中找出可以利用的成分,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文化提供有益营养。

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关系。知识产权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本身就蕴含着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在显型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严格的执法和司法程序。在隐性结构层面上主要应表现与显型知识产权文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体的知法、守法、信法、护法、用法心理;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观念;知识产权法律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精神和法治思想等,是一种内容有机构成、结构和谐统一的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文化应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宏观背景下找准自身的切入点和发展方向,按照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方向和规律构建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

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和中国知识产权法治的关系。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重点应是加强知识产权法治建设,形成学法、用法、尊法、严格执法的良好氛围,坚决抵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地方保护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现象,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和科学化水平。研究社会心理和发展趋势,形成广泛的知识产权文化号召力和感染力。按照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并使知识产权文化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建设知识产权文化应把握的几个重要方面

与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相呼应。当今世界的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向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也在不断发展,一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作品创作的需要,二是适应国际合作的需要。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要同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相呼应,吸取一切有益的文化精华,使知识产权文化立足于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引领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要适合本国国情,才能真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适应本国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适应本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适应本国的整体人文氛围。

以发展目的为出发点。发展知识产权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要围绕这个根本宗旨来展开。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精神层面的内容非常丰富。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许多内容需要确立和调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根本宗旨。

政府主导。要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形成社会共识,形成和谐合力,造就适合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企事业单位是重点。企事业单位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独立单元,是市场主体,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主要场所。企事业单位量多面广,自主经营,是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把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作激发和提升到比较活跃的状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沈 艳)

作者 唐晓庆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8期“发现•求证•争鸣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