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文史博览 >> 正文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的保护利用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9日 09:56:10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彩云之乡的红色名片——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的保护利用)

部队官兵到烈士故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祥云红色传承教育馆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塑像

  作者:杨彦  史德军  张志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的7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和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与活动,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1920年3月,“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大学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也是李大钊把“对于马克思派学说研究有兴味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联合起来的最初尝试。这个研究会的19个发起人,就有云南祥云人王复生。第二年,王复生的弟弟王德三考入北京大学,也加入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如今,位于祥云县城东北刘厂镇王家庄村的王复生、王德三故居,已经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传承”现场教学基地,是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彩云之乡祥云县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

  一门三杰 播火先驱

  王氏兄弟出生在国家积贫积弱和民族灾难深重的清朝末年。长兄王复生(1896—1936年),是第一位云南籍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二弟王德三(1898—1930年),中共早期党员,陕北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云南第一届省委书记。三弟王馨廷(1908—1924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

  王复生于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受新文化思想和五四运动的熏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王复生与邓中夏等19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11月,李大钊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王复生是第一批入团的团员之一,1921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受党组织派遣先后到陕西华县、绥德等地建立党的组织。1927年初,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王复生受党组织派遣回云南主持建立了国民党云南省临时党部,积极配合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开展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王复生按照党中央指示前往东北,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组织抗日活动,恢复建立党的组织。1936年6月,王复生被日军宪兵队逮捕,受到残酷的刑讯逼供,但他视死如归,始终严守党的秘密。8月15日,王复生在齐齐哈尔被日军杀害,年仅40岁。

  王德三于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在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至1925年间,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王德三先后到陕西省华县咸林中学和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在陕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建立党、团组织的活动,点燃了陕北最早的革命火种。王德三曾任共青团陕北特支书记、中共绥德特支书记、陕北地区党团混合地委书记。1925年秋,王德三回北京大学复学,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参与领导了北京的工人运动。1927年2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的王德三受党指派回云南工作,历任中共云南省特委、临委、省委书记,是党的六大代表。1930年11月,因叛徒出卖,王德三不幸被捕,12月31日在昆明英勇就义,年仅32岁。

  王馨廷受两位哥哥的影响,14岁时就到京师四中求学,后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学生运动中,被军警打伤,吐血成疾。1923年,王馨廷随王德三到陕西咸林中学,后到绥德四师,边读书边养病并配合支持王德三进行革命活动。由于旧伤复发,王馨廷16岁时就英年早逝。

  不忘初心 义务守护

  祥云县现有80个革命遗址,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烈士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一个四合院带后花园组成,为两层土木结构传统民居院落。

  1990年,祥云县委党史部门通过大量工作,收集整理王氏兄弟的革命事迹,编印了《祥云三英烈》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王复生、王德三,以及在两人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9月壮烈牺牲的王孝达的革命事迹。1999年,祥云被列为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烈士故居的保护利用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2003年,祥云县决定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对社会各界开放。王家庄小学的老校长、退休教师王式雄,义务担任烈士故居管理员和讲解员,十几年如一日为故居保护利用奔波操劳,无怨无悔。2010年4月,王式雄编著的《彩云之南三英烈寻踪》一书出版发行,得到广泛好评。经过初步修缮的烈士故居,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约10万人前往参观学习,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吸引力大幅提升。

  祥云热土 红色传承

  2012年5月,祥云的王德三、王复生烈士故居、普发兴先进事迹陈列室作为“红色传承”现场教学基地,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列为全省4个“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之一。

  2012年11月,在省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祥云争取实施了“红色传承”建设项目,对烈士故居进行了彻底整修,恢复故居原貌,整治周边环境。红色传承教育馆布展时间跨度为1919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共30余年,展出内容按照时间主线分为红色云南、播火先驱、红星闪耀、燎原烈火、祥云热土、红色传承六大板块。

  2015年以来,祥云“红色传承”现场教学基地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被大理大学确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被省委宣传部、云南大学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教师国情调研基地,被省委高校工委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示范基地,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省级红色教育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

  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红色传承教育馆接待5700场次,参学49891人;2012年至2019年4月,普发兴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接待3025场次,参学46265人;2011年至2019年4月,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接待9876场次,参学105304人。

  祥云县在传承红色文化的接续努力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实践,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烈士精神,实现立体式的党性教育。当地有关部门持续挖掘整理王氏兄弟的革命事迹,先后出版了《祥云骄子——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英烈记》《王德三遗文选》《王德三(连环画)》等书籍。2017年,祥云县精心编排红色花灯剧《省委书记王德三》,公演10场,引起热烈反响,并赴州府、省城公演,得到各界好评。

  红色旅游 振兴乡村

  祥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和红色文化传承,坚持“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自然风光旅游、人文景观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打好红色文化品牌,打造旅游新亮点。

  2003年,祥云县打开烈士故居大门、探索红色旅游之时,王家庄村即着手构建完整的旅游业态。多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上对王家庄村予以倾斜,硬化进村道路,修建通往烈士故居的环线,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整治村庄环境,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007年,一位祥云籍大学生邀约伙伴返乡创业,承包王家庄村的一片荒山坡,种植红梨、冬桃等水果,经过持续不断的投入,建成了特色农庄,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村里的群众依托当地温泉、果园、菜园等特色环境,办起了“农家乐”。王家庄村独一无二的土碱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如今,祥云县通过保护革命遗址、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王家庄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显著发展,旅游业稳步做强。2015年,王家庄村荣获全国“优秀红色旅游乡村”称号。

  (作者单位:作者1为祥云县政协文史委,作者2、3为中共祥云县委党史研究室  图片提供:张志光)

  责任编辑  耿嘉  郭笑笙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