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文史博览 >> 正文
谭碧波:云南文坛一宿将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1日 15:44:00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谭碧波先生是云南文坛老将,经历了国统区、解放区、新中国各区域各阶段的中国文坛。谭碧波有幸在革命圣地延安聆听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一生的文艺创作思想和精深的创作实践均源于此。“文坛三朝百岁翁,谭思寻源延安颂;碧水千里总朝东,波涛汹涌善度终。”2017年10月25日,谭碧波先生在昆明离世,享年105岁。

据谭碧波回忆录《峥嵘岁月》记载,少年时他是封建家庭的少爷,从小就入私塾接受传统儒学教育,1929年他17岁时接受父母之命娶妻成家,1932年考入丽江中学读高中。他的结发妻子毛玉昆,美丽、温柔、勤劳和善良,在20世纪30年代的封建家庭里做着一个忍辱负重、谨小慎微的小媳妇,而此时在丽江就读云南省立第三中学的谭碧波,开始接触到了“五四”新文化、新思潮的启蒙,民主、自由、博爱、平等的思想使他同情妻子的处境,总梦想着与妻子一起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远走高飞。可是残酷的现实却粉碎了他的所有希望,年轻的妻子在封建家长制的重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毛玉昆的死,激发了谭碧波反抗封建礼教的意识,唤醒了他奔向崭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1934年,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21岁的谭碧波带着妻子生前为他做的一双布底鞋,悄然离开了那个封建大家庭。他只带了一锭岳父送他的细丝纹银,从永胜绕道而行到大理走了7天,从大理到昆明又走了12天。滚滚金沙江、一座座大山,土匪抢劫的关隘,没有阻止住一个青年寻找光明的脚步。在经过禄丰的马路上,他第一次见到了奔驰的汽车,强烈的工业文明和新世界气息使他兴奋不已。

1934年,谭碧波毅然走出云南,经几年辗转,从昆明到香港再到上海,从南京、徐州再到武汉,在南京参加国民党军,在军中发现腐败,于是下决心脱离。1936年,红军长征路过甘肃天水,谭碧波打算投奔红军,终因关口检查严密而受阻,不得已再去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谭碧波走上山西抗战前线,进入民族革命大学。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他在第二战区长官部随部工作团做抗日救国宣传工作。但“晋西事变”爆发,阎锡山掀起“反共”高潮,谭碧波产生了去延安念头。

1940年春,谭碧波终于到了延安,置身延安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革命氛围,他觉得真正寻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在延安,谭碧波当过学生,开过荒,种过地,演过《中国魂》《穷人根》等剧目;在西北文工团、陕甘宁边区,他以戏剧指导的身份从事文艺工作,进行戏剧创作。他导演过《塞上风云》等剧,唱过《黄河大合唱》,写过秧歌剧,任过文工团副团长、团长,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亲历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1950年秋,上级委派谭碧波回云南筹建省文联,被安排到省文联任副秘书长,不久改任秘书长。他和省文联筹委会副主任陆万美一起,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广泛团结云南文艺界人士,在百废待兴的云南创建了省文联,为云南文艺走向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978年5月,云南省第三届文代会在昆明举行,省文联及其所属省作协、省剧协、省音协、省美协同时恢复。

谭碧波多才多艺,德艺双馨,一生著述颇多,出版了《谭碧波戏剧创作选》《泸沽湖之秘》《和平年代》《蔡锷》等剧作,还出版回忆录《峥嵘岁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云南民族社会历史纪录片脚本汇编》等作品,被授予戏剧艺术家、民族学家、中国影视人类学奠基人等称号。他创作的剧本《蔡锷》,经过 3年的编排,改名为《护国忠魂》,在护国首义100周年时搬上舞台。

20世纪50年代,谭碧波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大调查,与费孝通、林耀华、杨堃、方国瑜等人一起,组织众多专家学者深入边疆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群众做好事,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交朋友,取得信任后开展民族调查工作。谭碧波在回忆录《峥嵘岁月》中说:“1956年7月,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民委,组织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来云南调查,云南也抽调大批干部参加。我想在民族众多的云南工作,必须要了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要进行创作,反映各民族的面貌也必须要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于是我参加了这个调查组。”

当时,谭碧波担任了一个调查组的组长,深入到德宏对景颇族进行社会历史调查。谭碧波回忆说,民族调查组的任务就是做好事、交朋友,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给他们送去盐巴、布匹、镰刀、斧头,为他们看病,给他们送药,教他们养家畜、耕地、使用农具;还在村寨里成立了卫生所,开办了识字班,建立了学校等等。经过深入细致地疏通交流,少数民族同胞了解到“新汉人”共产党确实与“旧汉人”国民党不一样,这才打开寨门迎接调查组,调查人员才能深入村寨人家开展田野调查。

谭碧波带领的调查组,开展了德宏州遮放西山的弄丙、遮放东山的弄丘、陇川的邦瓦、盈江的邦瓦、瑞丽的雷弄等村寨的调查。谭碧波回忆说:“我在景颇山上呆了几个月,跟景颇人交了朋友,带着一队知识分子(调查员)满山遍野跑。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对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景颇族有了进一步了解。”“我们调查是从经济基础入手,调查土地占有情况、土地分配制度、土地关系、剥削关系、阶级分化情况,然后调查上层建筑、山官制度、宗教信仰、习惯法律、婚姻制度以及风俗习惯等等。”调查的初步结论是:几个点都是保留原始社会形态较浓厚的地区,但是由于受汉族、傣族的影响,发展也不平衡,景颇人(载佤)集中的中心区保持原始形态的东西很多,阶级分化不明显;受汉族影响大的地区则已经有了阶级分化,已经有了土地私有制观念,有向地主经济发展的萌芽。

谭碧波回忆说:“经过9个月的调查以后回到昆明,我们写出了十几万字的调查报告,对景颇族的社会性质、历史及发展情况有了一个统一的看法。”如此这般,所有调查组完成调查后,参加调查工作的众多专家学者、民族工作者都写出了所调查民族的调查报告。民族大调查结束后的若干年内,云南省的民族工作者们以23个少数民族为题材,撰写了数百万字的调查报告,使人口较多的民族有了自己的民族史和民族志,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也有了民族史志合编。这批调查成果,不仅对中央和云南省制定边疆民族地区政策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而且也为云南边疆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留下了难能可贵的史料。

就谭碧波本人而言,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为他以后从事影视人类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谭碧波执笔写了全国第一个民族志电影脚本《边疆民族纪实》。后来这批总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影片,又被称为“中国影视人类学”“民族学电影”或“民族志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从1957年到1966年共拍摄了16个少数民族的22部民族志影片。它们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包括生产、节庆、婚葬、建筑等,是后人研究这些民族的珍贵资料。第一批涉及云南的《佤族原始社会》《独龙族原始社会》《景颇族原始社会末期》《苦聪人野居原始家族公社》《西双版纳傣族农奴制社会》《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等6部民族志电影,谭碧波撰写文学剧本或负责组织拍摄,成为这批成果的主要创作者。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