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启示
政策宣传必须接地气。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日常交流多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加之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对普通话理解能力不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难及时准确传达到每一个边境山区村寨。德宏州各族群众之所以能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党的声音,主要得益于长期坚持民族“五用”措施。实施“德宏边疆好声音”工程,能及时将党的科学理论、路线方针和惠民政策翻译成民族语言、转化成群众语言,推动“普通话”变成“家乡话”,打通了党的声音传递“最后一公里”。
坚守舆论主阵地必须主动发声。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赢得主动,就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德宏州各族群众之所以能够始终做到身在边境心向党,一个重要因素得益于依托“德宏边疆好声音”工程的主动发声、善于发声,始终保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
弘扬文明新风必须潜移默化。一些不文明的陈规陋习在农村地区有着滋生的土壤和长久的历史,想要改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德宏州之所以能让一些顽固陋习逐渐改变,让纯朴善良的人文环境不受破坏,得益于他们依托“德宏边疆好声音”工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知美丑、辨是非、懂感恩、求进步。
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让“德宏边疆好声音”重新响起来,既是对过去好的传统做法的继承,也是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的创新。“德宏边疆好声音”工程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紧密衔接,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方法、丰富内容,让老平台承载新内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责任编辑 沈 艳)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宣传部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6期“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