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19年 >> 第5期 >> 正文
扎实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3日 15:19:16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第四,发挥“国家队”优势,用好“地方队”的长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通过充分发挥“国家队”优势,用好“地方队”长处,构建起上下联动、互为补充的中华文化走出去格局,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国家层面应加大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加大对行业和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充分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形成整体合力。地方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和优势,积极参与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工作中。比如,德宏在对缅的交流交往中,既重视官方的交流合作,也重视民间组织的交流交往。我们充分发挥我国首个在缅甸正式登记注册的NGO组织——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木姐办公室,以及与宋庆龄基金会共同设立的中缅边境地区民生基金的作用,在中缅边境地区实施一大批涉及扶贫帮困、医疗救助、突发事件关爱、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民生项目,受到缅官方及民众的普遍认可和赞扬,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积攒了深厚的民意基础。

  第五,文化是做人的工作,文化交流的关键是争取人心。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人作为直接接受文化影响的主体,只有争取到了人心,才能赢得对象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才能积极有效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所以,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始终抓住“做人的工作”这一关键,以文感人、以文化人,通过做人的工作,让对象国民众触摸到中华文化脉搏,从而认同和接受中华文化。比如,云南文投集团运用中国创意、柬埔寨元素打造的大型舞蹈史诗剧目——《吴哥的微笑》,通过培养当地演员,编排彰显柬埔寨历史文化的节目,吸引了大量包含柬埔寨民众在内的游客观看节目,有效地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了国外。另外,我们在边境县(市)实施“国门学校”项目,培养到我境内就读的“小小留学生”,使其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中华文化熏陶,打牢对华友好的情感和文化认同基础,目前已经累计培养了3万多名缅籍学生。

  第六,守好无形的边境线。文化的影响力是一个伸缩的变动线,与地理上固定的边界截然不同。我们在推进“民族文化强州”建设,实施边疆文艺精品工程,培养了一批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生产了一批文化音像制品,高质量满足了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将中国优秀的作品如《西游记》等一批经典影视翻译成缅语,向外推送,广受缅甸尤其是中缅边境一线民众的欢迎。我们在守好文化边境线的同时,加大中华文化走出去力度,不断影响境外文化市场。

  第七,文化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交流形式多种多样,要想把中国的声音传出去,让世界认识中国,既要坚持“走出去”,又要坚持“请进来”。比如,我们与缅方共同持续举办全球首创的“一马跑两国”中缅瑞丽—木姐国际马拉松赛,连续举办两届“丝路光影”国际微视频德宏影展,邀请缅方有关专家学者及官员参加跨喜马拉雅发展论坛、中缅智库高端论坛和跨国跨年晚会。特别是2018年德宏在参加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魅力中国城》竞演节目录制时,我们邀请缅甸前总理吴努的女儿杜丹丹努女士、缅甸前总理吴巴瑞的女儿杜内依巴瑞女士和我国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一起登上央视舞台,共同追忆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为中缅胞波友谊作出的重大贡献;邀请缅甸歌手尼尼肯索与云南省的歌唱家高淑琴用中缅两国语言演唱《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还邀请缅甸的3个小朋友参与相关节目的录制,节目播出后,在缅甸引起广泛关注。这样“请进来”的方式,能让受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悟中华文化,再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自身理解,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