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品学俱佳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做“大先生”要有大格局,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兢兢业业、矢志不渝,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职业升华为国家民族复兴的事业,“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坚决摒弃教育的功利思想,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春秋岁月。做“大先生”要有大学识,需要有过人的学识支撑,始终注重跨学科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在学识上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崇。做“大先生”要有大技艺,紧扣时代脉搏,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摆脱传统束缚,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精耕细作,在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上精雕细琢。
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引路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既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约束自己,做到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广大教师既要注重仪表端庄颜值“高”,更要注重理论颜值“高”;既要做到学识渊博功底“富”,更要做到家国情怀“富”;既要谈吐不凡举止“帅”,更要人格魅力“帅”;既要做喜欢关注学生需求“小”细节、语言丰富表达“清”、理论方法观点“新”的接地气的“小清新”,更要做大是大非方向明、讲好大道理、说好家常话的“大专家”。
做一块人格的“基石”。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如何构图、在上面画些什么,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每一名教师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从小就要做一个感恩的人、善良的人、负责任的人,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做一个仁爱的“良师”。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责任编辑 从永刚)
作者 李长平 中共云南省双柏县委书记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4期“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