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发力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这方面进行了直接聚焦和重点发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2019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使符合减税政策的约8000万纳税人应享尽享;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落实退役军人待遇保障,完善退役士兵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接续政策。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等标准,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加大城镇困难职工脱困力度。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这些举措,将确保人民福祉不断增进、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不断促进,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推进民生事业更平衡更充分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等“硬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软需求”日益增长。同过去绝对短缺、全面不发达的状况相比,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主要特点和制约因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也重点关注特殊地区、特殊群体: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2019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继续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抓紧制定专门行政法规,确保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农民工按时拿到应有的报酬;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生活服务设施。这必将推动民生事业更平衡更充分地发展,也是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民生事业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交出的历史答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进行的部署,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和落实,也必将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得到人民的阅卷好评。
(责任编辑 从永刚)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 笔 王云强)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4期“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