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思想政治工作 >> 正文
学而时习之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5日 16:58:24  来源: 云南理论网
分享至:

  作者:和亚宁    云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效融合、完美对接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学识才能变成财富。我们要学会知与行的融合之道,学到学以致用的人生智慧,掌握学用一体的成长之路,把万卷书融入万里路上,在万里路上实践万卷书的知识。

  学,首次传授,《说文解字》解释为“学,觉悟也”,意思为尚未觉悟者需要已觉悟者传授,关乎思想、觉悟、知识、修养,如科学、学问、学术、学养等,都是学的范畴。习,反复练习,《说文解字》解释为“习,数飞也”,意思就是要效仿、要行动、要实践,如习俗、习性、习惯、习性等等,都是习的内容。学到的知识只有能用得上,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俗语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讲的就是“学”和“习”的关系,注重“三分学,七分习”。

  东汉时期的孙敬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门读书,常是废寝忘食。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学习,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扎在头发上,一头绑在房梁上,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清醒了再继续读书,终成有名的政治家,“头悬梁”的美名流传后世。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自幼酷爱读书,既博览群书,又精读名著。在读书的过程中,他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接触的只是乡邻之人,所见也不过数百里之广,于是毅然外出周游,“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大”。数年后,苏辙回到家乡,进一步钻研文章,终于成为名满文坛的大家。

  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坚守“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人生信仰,坚持学与习并行,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山山水水,所到之处,探幽寻秘,拜访百姓,记录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历经30年考察撰写了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与习,自古就是人生成长成才的两个重要手段,是发展进步的两个重要方式,更是人之一生的两大重要文章。有的人把学与习的文章做得好,既有学的广度,又有习的深度,最终创造出不朽的业绩,成为一代圣贤;有的只注重学的广度,看似学广似海,但没有习的实践,到头来还是纸上谈兵、鲜有成绩,甚至成为世人的笑柄;更有甚者既没有学的基础,又没有习的实践,这种人最悲哀,注定学术成就方面一事无成。由此看来,学与习互为依赖、互为条件、互为基础,学是习的前提和基础,习是学的实践和印证,只有学到位,学得好,习才会有方向和指引,只有反复习,持续习,才能在学上更进一步,创造新知识,实现新进步。扬雄说:“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朱熹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我们要有所作为,就要恰当处理好学与习之间的关系,真正读懂学与习的内涵真谛,掌握学与习的方法智慧,成为一名真正的学习者。

  有些人在学习上的态度并不合乎学习之道,要么重学轻习,在学上做偏功,要么重习轻学,在习上使偏力。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非学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求甚解,非学也;急功近利、装腔作势、急于求成,非学也;学习者,觉悟而践行者也,偏废一方都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

  要有读万卷书的学之劲。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广才的基础是学习,而学习的第一途径就是读万卷书,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明智之举就是通过博览群书把已有的知识、学说纳入胸中。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广泛涉猎先贤经验结晶,找寻个人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进而汇聚奋进的力量,越读理越明,越走路越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读万卷书是一个静心苦读的过程,需要凝神屏气,要有一股坚持不懈的恒心,勤奋刻苦的耐心,如此才能真正地读懂万卷书,学到真知识。《论语》里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孟子少时发愤读书,浑然不知昼夜,遂通《诗》《书》《礼》《易》《春秋》等经。我们要真学、实学,就要有读万卷书的吃苦之劲、坚持之力,切实学到真理、学足真才、学实真能。

  要有行万里路的习之功。王夫之说:“学以求知之,求知之者,因将以力行之也。能力行焉,而后见闻讲习非虚,乃学之实也。”习是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梯,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备手段,没有习的实践和印证,所有知识都只能称之为书本之内容,不能称之为自己的能力。只有经过习的转化,自己所读的万卷书才能内化成个人的真能力,也只有经过习的实践,自己才能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升级为自己的经验和阅历。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炼,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也就离之不远。

  要有学习融一的合之道。荀子说:“学生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读万卷书”是知,“行万里路”是行,知与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内容。当下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时时比创新,非学无以广才,非习无以长久。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效融合起来,完美对接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学识才能变成财富。我们要学会知与行的融合之道,学到学以致用的人生智慧,掌握学用一体的成长之路,把万卷书融入到万里路上,在万里路上实践万卷书的知识,做到既能静心读万卷书,增强自己的知识底蕴,更能勇敢走万里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学与习的相互作用、相互支撑中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  郭笑笙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