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19年 >> 第3期 >> 正文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昆明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4日 09:56:27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培育新动能引擎,内生动力增长强劲

昆明市认真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总部楼宇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布局,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打下坚实基础。一是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华为、睿思特等项目落户呈贡信息产业园,与中关村、启迪、猪八戒、启明星辰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二是大健康产业加快布局。《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大健康产业指标体系》通过国家统计局专家评审。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昆明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北汽新能源)首车下线,东风云汽、中汽中心、江铃新能源、航天神州等项目加快推进,特隆美储能电池项目落户高新区。四是总部经济提速发展。巫家坝城市新中心总部(楼宇)经济雏形初步形成,中交建、中铁建、保利、景成等6家企业总部落地巫家坝片区,盘龙区荣获中国楼宇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城区奖。官渡区、五华区被评为“2018年中国百强区”。

围绕经贸中心建设,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力

按照《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提出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要求,积极扩大开放,加快外贸平台建设,外向型经济取得一定进展。2018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15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67.6%,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物流通道进一步畅通。入围全国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海关通关一体化全面完成,昆明综合保税区、昆明高新和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国家验收并封关运营。中欧班列稳定运行,打通跨境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引进来”取得实效。2018年1—3季度,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0户,比2017年同期增加22户。“一带一路”沿线有6个以上国家在昆明市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达10个以上,投资领域正向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拓展。

解决瓶颈问题,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当前,昆明正处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期、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期。下一步,昆明应着力实施“东进西出,重点在出”战略,充分发挥国家重大战略支点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作用,力争在经济总量上有突破,在高质量发展上有创新,在跨越式发展上有成效。

多渠道投融资,解决投资萎缩的问题。一是紧盯中央政策导向,精准施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提出: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从交通、水利、电力、天然气、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着手,做好项目前期规划,积极储备一批补短板项目,纳入国家财政资金盘子,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二是引入战略资本,投资高原特色农业。力争将咖啡交易市场引回昆明,尽快筹划建立核桃、板栗等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扩大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三是依托资本市场,盘活国有资源。四是稳定民营经济发展预期,扩大民间投资。

积极招商引资,解决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一是持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社会化招商,盯住龙头企业产业链主动围绕配套企业进行招商,优化产业配套环境。二是实现精准招商,匹配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定位。三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招商。制定上市公司入昆3年行动计划,积极引入A股上市公司到昆明投资兴业。四是拓宽招商视野,积极开展国际招商工作,吸引和支持国际组织、海外企业入驻昆明。

壮大支柱产业,解决进位争先动力不够的问题。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确保新旧动能转换不脱档。加快培育3个以上1000亿级、4个以上500亿级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装备、清洁载能产业、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新材料为重点,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二是抢抓政策机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抓住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的契机,加快推动中老、中越、中缅国际大通道建设。三是加快实施工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支持传统优势化工、冶金、烟草等行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品牌复兴计划”,围绕共享经济和新经济形态,引入多层次资本投资复兴昆明历史上的知名工业品牌,力争使“五朵金花”再次绽放。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科学合理供应土地,严格执行调控政策,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整治市场乱像,加强正面引导。

加快培育新动能,解决新动能成长慢的问题。一是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品牌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智能手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系列重大在建项目如期建成投产。二是抢抓通信5G时代新机遇,加快发展信息产业,谋划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移动联通电信大数据中心、大健康大数据中心、大旅游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加快大数据应用运作。三是持续开展消费升级行动,在充分挖掘“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增长潜力的同时,积极培育健康、养老、文创、康体等新兴消费。四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挖掘晋宁、嵩明、富民、宜良、禄劝、寻甸、东川等地发展潜力。

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解决外贸总量小的问题。一是实施昆明企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二是加强与沿边州(市)的合作,建立沿边开放利益分享机制,通过联合瑞丽、河口等沿边城市,构建定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联合开放城市联盟。三是发挥国际友好城市纽带作用,继续扩大南亚东南亚地区国际友城数量,扩大与国际友城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加大经贸合作和产业合作力度。四是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发展跨境电商、现代供应链管理等外贸新业态。五是积极吸引国际人才到昆明发展,为昆明发展大数据、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优质人才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解决发展环境欠佳的问题。一是强化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理念,积极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从根本上简化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最大限度减少前置审批事项,“承诺最多跑一次”,给企业营造一个宽松和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二是增强政府政务大厅工作力量,真正发挥审批服务职能,做到能当场审批的当场审批,尽量压缩审批办理时限。三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本文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10015):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的体系转型与能力重构的支持)

(责任编辑 沈 艳)

作者 田东山 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黄佑银 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3期“特别策划”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