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19年 >> 第2期 >> 正文
云南“直过民族”四十年民生发展状况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5日 10:25:31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省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在党和政府帮扶下,“直过民族”的民生状况有了很大发展。“直过民族”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经过土地改革,由原始社会末期跨越几个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云南省目前有德昂、景颇、怒、独龙、傈僳、拉祜、布朗、佤、基诺等9个“直过民族”。其中,独龙、景颇和基诺族属于整体“直过”,德昂、怒、傈僳、拉祜、布朗、佤等6个民族以地区来进行划分,属于局部“直过”。“直过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13个州(市)、58个县(市、区)的271个乡(镇)、1179个行政村,人口共有232.7万人。他们居住的地区称为“直过区”。截至2016年4月,“直过民族”和“直过区”建档立卡的贫困乡(镇)有107个、贫困村601个,贫困户18.73万户,贫困人口66.75万人。

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直过区”先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直过民族”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直过民族”在党和政府帮扶下,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边境贸易和多种经营,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高,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如勐海县布朗山乡的茶叶种植和生猪、黄牛养殖成为特色产业,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乡发展甘蔗、橡胶、茶叶、蚕桑等种植养殖业,而粮食、橡胶、茶叶、砂仁、水果已成为景洪市基诺山的五大支柱产业,小耳朵猪、美国落地王鸽、蜜蜂等养殖也进入基诺族家庭,同时,基诺山被打造成民族文化旅游胜地。拉祜族“直过区”种植了双季稻,不少人学会种植甘蔗、棉花、香蕉、菠萝、草果和茶叶,学会编织藤竹手工艺品,增加了经济收入。景颇族、德昂族、独龙族凭借地缘优势,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傈僳族引进大棚技术种植蔬菜。

改革开放以来,“直过民族”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和自身发展观念的局限,“直过民族”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到2014年底,“直过民族”聚居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云南全省总贫困人口的11.6%,贫困发生率达28.6%,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15.4个百分点。

2016年3月4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决定用5年,采取超常规举措,坚决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到2019年,云南实现“直过民族”聚居区建档立卡18.73万户66.75万贫困人口脱贫。到2020年,稳定实现“直过民族”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直过民族”聚居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正是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直过民族”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变,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为例,截至2016年底,在全社会的帮助下,全乡种植草果、重楼、花椒、核桃、茶叶等经济作物,扶持独龙牛、独龙鸡养殖,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达4265元。以独龙江乡马库村为例,该村是贡山县境内最接近缅甸的行政村,共有81户268人,99%以上为独龙族。2016年以来,马库村贫困户已脱贫32户,2017年有建档立卡户12户44人,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截至2017年底,全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5646元。芒市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到了2016年,三台山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474.6元增至5602元,2017年底达到6400元。全乡经济总收入从2006年的51865.7万元增至2016年的1.23亿元。

教育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直过区”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一是在党和政府帮助扶持下,“直过区”兴办了各级各类学校。有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并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乡村校点布局,教育条件得到改善。二是加大经费投入。2000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对边境沿线乡、村学校学生实行“三免费”(免教科书费、免杂费、免文具费)教育的决定,从2005年起,“三免费”调整为“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费)。三是适龄学童入学率提高。由于增加“直过区”教育经费投入,再加上部分“直过区”实行扶贫项目与家长是否依法送子女入学挂钩,扶贫项目的安排优先向依法送子女入学的农户倾斜,中小学生辍学率逐步减少。四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了提高教师素质,部分“直过区”教师被选送到内地优秀中等专业学校和大专院校学习、进修。在国家教育扶持政策的引导下,“直过区”一些孩子考入省内外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直过民族”文盲率逐年降低,他们有了自己的专家、学者、教授、工程师、农艺师、医生、作家、教师和文艺工作者。

201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逐步在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聚居区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4年免费教育。“直过民族”教育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直过区”以乡镇为单位设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村委会设立了完小,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硬件设施不断改善。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