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28

2月27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云南大学在昆明联合召开“学习贯彻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理论研讨会,邀请我省有关高校、社会科学、环境科学、林业科学研究机构和党校的专家学者,就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交流各自的研究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详细]

张昌山
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张昌山:弘扬优良的民族生态文化 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

云南民族众多,生态文化极为丰富,各民族的生态传统及其文化在各区域的环境保护中,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政策及实践中,民族生态传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少数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并没有被发掘及利用起来,使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与其他区域等同或类似,特色尚不十分明显,优势不很突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进程中,必须对云南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很多内涵及其实践措施,加强探索与实践,形成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让云南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及具体实践创造典型经验。
       第一,重视民族生态知识,挖掘民族生态观念,融入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进一步丰富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第二,尊重和敬畏自然的民族传统行为文化,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良多,可以将其中的生态文化精华尤其是各民族因此形成的生态传统行为文化,在保留其优良传统及文化精华的同时,转化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及行为。第三,重视民族农耕传统及方法,妥当发掘及运用各民族生态农作技术及传统,探索适合云南并可以推广的绿色农业建设与发展之路,促进云南绿色农业建设与发展。

陈世波
昆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陈世波:高校要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核心区和先导区

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过程中,高校具有理论、人才、科技、文化等诸多资源和优势,应当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率先成为传播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高地、倡导绿色消费的高地、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和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高地。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与创新文化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决策、规划上,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上。
       在校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才,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以实施生态教育、完善生态学科、推动生态科技进步和建设生态型校园为基本内容,拓展大学教育的内涵及功能,实现高校发展理念生态化、发展方式生态化、发展实践生态化,更加注重整体性、系统性运用可持续发展原则,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和谐发展,整体构建生态型教育、生态型学科、生态型创新体系以及生态型校园,使高校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核心区和先导区。

郑晓云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郑晓云:云南美丽乡村建设应该以“六化”为目标

云南省是一个集民族文化多样性、自然地理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为一体的省份。云南各民族人民数千年来在这里营造了一个和谐美丽的家园,今天,美丽乡村也应该是这种和谐美丽家园的一种延续,而不是重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是依托云南丰富的自然环境,延续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改进居住环境中融入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和发展理念。因此,我认为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应该达到以下“六化”:
       一是美化。每一个乡村的建设都应该在保存原有的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加以美化,重点是对住房外观、村子景观进行提升。二是特色化。结合云南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环境优良化。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自然环境治理和建设,保护好民众原有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同时建设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重点治理和保护好村寨周边原有的森林树木、河流、水塘、水井。四是舒适化。乡村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居住这其中的居民感觉到舒适。五是智能化和绿色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乡村的环境管理,把智能化和绿色生活相结合,尽量推广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六是环境友好化。建立起一个村民具有良好的环境行为的社会,形成环境友好文化。

冯显茹
中共昆明市委党校讲师
冯显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云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环境,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其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发展前景广阔。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丰富、深刻,对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坚持理念先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云南要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特别是把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思想运用起来,多措并举,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的思想启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结合云南产业发展实际,要将发展绿色产业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
       加强科技支撑: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云南具有涵养水源、水污染防治、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因此,应该科学有效地运用科学技术,维护西南生态屏障安全。
       坚持制度护航: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只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这为建设生态文明,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制度优势奠定了理论基础。

侯明明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侯明明:树立“生态价值观”,让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

1999年11月,云南提出建设“建绿色经济强省”, 开始“第三次生态化转轨”,走上“绿色兴滇”之路。在中国近代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云南是中国省一级政府首先实施绿色经济的实践者。
       绿色发展是多赢的,需要政府职能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绿色发展”和“绿色经济”是建立在 “生态文明”和“生态价值观”基础上的。 “生态文明”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系统的有偿服务和维护世代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权利。 “生态价值观”认为:天然的水、森林、空气……具有生态服务功能,是有价值的,应作为“生态资本”,成为经济运行的要素,这一要素的运行不仅产生经济正效益,而且产生生态和环境的正外部性。“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基础上的。
       绿色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其本质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机制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乘着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东风,云南绿色发展将迎来绚丽的春天。     

杨文忠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
杨文忠:加强云南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和研究

云南省以“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文化多样”等特点著称全国,并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决定着在我省的科学发展道路上必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物种保护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物种保护,既能促进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又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生物资源基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指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长期受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而呈现出种群退化和数量持续减少、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可存活种群而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种类。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这一概念就起源于云南。
       与以往的珍稀濒危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相比,极小种群植物的保护策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是强调基于种群的物种的科学保护,并要求针对每个物种制订相应的拯救保护行动计划,实施保护工程,提高保护成效,使物种能够长期延续。自2011年启动试点到2016年底,我省争取各方支持,共投入1089万元,实施了云南蓝果树、大树杜鹃、华盖木、西畴青冈、弥勒苣苔、巧家五针松、毛枝五针松、滇桐、景东翅子树、五裂黄连等28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工程。目前仍有49种亟待开展拯救保护工作。

段昌群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段昌群:九大高原湖泊治理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的流域面积虽然只占全省面积的2%,但每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省的1/3 以上,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如何处理好湖泊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云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三个定位”、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问题。
       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解决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在认识上,一要跳出水体治理水污染,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对湖泊水资源的再生性维持能力尤为重要;二要跳出湖泊解决湖泊问题,降低城市和城镇及其发展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污染负荷;三要跳出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优化流域生态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至为关键。
       在治理方式上,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湖泊保护治理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从源头查问题,从根子上抓治理。第一,要减压发展,全面降低对湖泊的生态环境负荷。第二,要优化发展,充分考虑水环境敏感性和环境容量,重新划定生态红线,所有产业和布局应离湖建设。第三,要清洁发展。比如对于滇池流域内的昆明市,应从区域水环境容量和省会城市的功能需要,打造和提升城市功能,寻找发展新动力。第四,要跨越发展,调整与高原湖泊治理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抓好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环节,全力推进湖泊水环境治理工作。

编辑:苏宇箫 设计:张艳萍 技术:张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