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呵护好孩子的光明未来
2018-11-21 10:01:0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云南日报美编 刘一飞 画

背景

“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日前,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一经发布,便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话题

“防控孩子近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要迅速行动,让护眼真正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革命。”日前,记者在采访昆明市相关部门、教育专家、眼科医生、老师家长时,感受到这一建议和呼声已成为共识。

现状:保护眼睛 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其中,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

昆明市卫生计生委于2017年发布的《2016年昆明市居民健康状况评价报告》显示:中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84.99%,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59.78%,青少年近视的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比例越来越高。其实,生活中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小眼镜”越来越多,且低龄化日益严重。

记者在了解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工作情况时,发现昆明市多个部门给出的答复如出一辙: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推进爱眼护眼工程,各单位一直都很重视,此项工作也都在持续推进中,但是没有具体的部门和人员来具体负责这一事项。“说到底,这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单位,或者某一个系统就能解决的问题。”昆明市教育领域相关人员分析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一直缺乏针对性、专业性和着力点,导致强调多、措施少,口号多、落实少。

再来看看学校的情况。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孩子们的近视预防工作,坚持每天让孩子们做眼保健操,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例行进行视力检查,一些学校还在宣传栏里生动展示爱护眼睛小常识。但收效甚微,孩子们的视力依然在下降。西山区一所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眼保健操需要孩子自觉参与,老师没法一一监督,效果并不好;到了高年级,作业多、任务重,户外活动时间大大压缩;每年的视力检查更是流于表面,不科学、不规范,难以为监测青少年视力健康发育提供科学动态的决策支持。

政府和学校尚且如此,那家长和孩子的情况又是如何?“我们也知道孩子的视力发育非常重要,但始终没有形成一道红线来严格规范。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玩平板的时间倒是能基本坚持,但对于写字坐姿不正、看书距离不够、学习时间太长等这些问题,就会放松许多。”莲华小学一位家长这样说。记者了解到,一些家长倾向于牺牲孩子部分视力去换取成绩的做法具有一定普遍性。

原因:各自为政 单打独斗

一直以来,昆明市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足开齐体育课、大课间评审、健身操推广、学生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昆明市教育局还连续多年把“阳光亮眼计划”列入年度重点工作,针对导致近视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昆明市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的制度设计亮点颇多,令人振奋。昆明市教育部门将认真研究,结合实际,从制度上进行完善,从责任上进行划分,从考核上进行量化,从目标上进行倒逼,真正把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

“科学矫正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2016年开始,“爱眼日”的主题都聚焦在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昆明市卫计委及相关部门积极组织、联动各县区围绕普及科学用眼知识,维护青少年视力健康等主题,开展各种各样的咨询、义诊和宣传教育等活动。 昆明市卫计委相关人员表示,昆明市医疗系统将加大儿童青少年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并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并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认真落实《近视防治指南》等诊疗规范;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治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相关专家分析称,当前,造成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政策的问责体系与决策机制也没有健全。主要表现在:有专业力量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落实防盲治盲,对于广大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的视力健康问题缺乏应对措施;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学生体质健康,由于缺少专业机构参与,导致学生视力保健政策形式化,难以产生实质功效;负责监管视光产品尤其是眼镜验配质量的质监部门,主要是基于一般产品的监管办法来管理,造成验光配镜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危害视力健康。

所幸,《方案》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的防控措施,并强调了8个部门防控近视的职责和任务。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大对眼镜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执法检查力度;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建议:爱眼护眼 全民行动

《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分两个阶段明确提出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阶段性目标。一是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是一个革命性的崛起。”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余允珠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建议,涉及的部门要尽快拿出行动,多方合力,多管齐下。首先,孩子们学习的环境需要改善,多建标准化学校,六七十名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和学习超员现象要逐步杜绝,否则教室采光不均,视力易受影响;其次,要从研究有助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食品配方、作业减负、增加户外活动等诸方面入手,有效遏制近视递增趋势,让孩子用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看世界、看人生。

“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增高是多方面不利因素造成的,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儿童青少年自身等多方进行改变,扭转当前近视率持续上升的态势。”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关孟建议,家长应有效控制孩子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半年带孩子做一次眼睛检查;学校应严格保证学生每天课外锻炼活动的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根据国家标准建立符合要求的教学环境和光源环境,定期开展视力健康教育和视力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认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将眼部健康数据及时更新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儿童青少年自身应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坚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积极参与户外锻炼活动。

云南日报记者 浦美玲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