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调查研究·对策思路】 “五大振兴”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018-11-08 10:20:2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目标与具体任务,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作者:何锡英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楚雄彝族自治州应该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目标与具体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以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坚持以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整合农村分散土地,在龙头企业的统一经营管理下,促进农村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帮助农民实现就地就业与增收。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结合本地资源、气候、区位、产业等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培育和引进农业企业、文旅企业等相关市场经营主体。同时,结合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现代规模农业、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化产业等多元化产业,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制定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质量兴农战略的落地实施;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塑造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延伸优质“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果箱子、食瓶子”5个楚系绿色食品产业链。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依托农村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生态园区为形,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利用“旅游+”“生态+”“文化+”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和发展火把节、赛装节、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三月会等民族文化节庆与特色文化产业。

以乡村人才振兴为基础。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民群众掌握更多的种植养殖及农产品销售技能,有效提高农村群众的生产、管理、营销水平。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本地专业人才的挖掘和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培养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人才的作用,有效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和乡村文化产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健全农村人才引进制度。健全完善现代农业人才引进制度和政策,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和允许返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营造各类农业人才和农业创客到农村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同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改善乡村创业环境,提供多元化的乡村创业条件,吸引曾经“外流”的人才“回流”,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驻乡村。

以乡村文化振兴为灵魂。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有效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稳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制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服务项目目录,重点围绕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方面,为城乡居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采取多种措施,挖掘、整理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开展传统村落以及各类乡村文物古迹、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等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推动彝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乡村生态振兴为关键。积极开展生态宜居工程建设。在完成654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创建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和56个州级生态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农村美丽家园。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农村生态宜居建设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不断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拓展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的成果,继续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以乡村组织振兴为保障。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加大乡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改善基层党组织活动条件,拓展党员发挥作用的空间和平台。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留存补助为辅、社会筹集为补充的保障机制,建立工作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积极推动农村村民自治机制建设。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行路径,继续促进农村社区建设在深化村民自治、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制定与当地民族、习俗相适应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村民会议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村民的民主决策权力,加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强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建立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将产业相同、地区相连的产业发展示范户组织起来,促进产业资源的区域整合与抱团发展,推动相关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发展。

(作者系楚雄彝族自治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